5.在《描繪電場中的電場線和等勢面》的實驗中:其實驗原理是利用恒定電流場模擬靜電場,實驗中從下到上依次擺放的三張紙分別是B、A、C.(選填代號)
A.復寫紙    B.白紙   C.導電紙.

分析 在《描繪電場中的電場線和等勢面》的實驗中,實驗原理是用恒定電流場模擬靜電場;等勢線描繪在白紙上,在木板上依次鋪放白紙、復寫紙、導電紙;放置導電紙時有導電物質的一面應向上.電極與導電紙應有良好的接觸.

解答 解:在《描繪電場中的電場線和等勢面》的實驗中,實驗原理是用恒定電流場模擬靜電場;
等勢線在白紙上描繪,白紙應放在最底層.等勢點在導電紙上尋找,導電紙放在最頂層.則木板上依次鋪放白紙、復寫紙、導電紙;
故答案為:恒定電流,B,A,C.

點評 本題采用實驗模擬法描繪靜電場等勢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牢三種紙鋪放的順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神舟九號于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場,通過長征二F遙九火箭發(fā)射升空.若已知神舟九號和火箭發(fā)射時總質量為8000kg,火箭提供的動力為1.2×105N.假定火箭質量不變,試求:
(1)火箭發(fā)射時的加速度大小;
(2)1分鐘內(nèi)火箭上升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馬拖著一輛車在水平地面上作加速直線運動,已知馬對車的拉力為F1,車對馬的拉力為F2,則(  )
A.F1>F2B.F1=-F2C.F1<F2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研究共點力的合成”的實驗情況如圖(a)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b)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果畫出的圖示.
(1)圖(b)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單選)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單選)下列注意事項中正確的是CD
(A)兩個分力F1、F2間夾角越大越好
(B)兩個分力F1、F2的大小要盡量小些
(C)AO間距離要大一些,將結點O盡量拉到白紙的中間
(D)拉橡皮筋時,彈簧秤、橡皮條、細繩應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把一帶正電小球a穿過光滑絕緣的半圓環(huán),欲使該小球靜止在圖示的P位置,需在M、N之間放另一個帶點小球b(O點是圓環(huán)的圓心),則小球b可能( 。
A.帶負電,放在O點B.帶負電,放在A點C.帶正電,放在A點D.帶負電,放在B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帶電粒子M只在電場力作用下由P點運動到Q點,在此過程中克服電場力做了2.6×10-8J的功,那么( 。
A.M在P點的電勢能一定大于它在Q點的電勢能
B.P點的場強一定小于Q點的場強
C.P點的電勢一定高于Q點的電勢
D.M在P點的動能一定大于它在Q點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為某同學測量甲、乙兩個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時所做出的U-I圖象.若兩個電源的電動勢分別為E、E,內(nèi)阻分別為r、r,則( 。
A.E>EB.E<EC.r>rD.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_{90}^{232}$Th經(jīng)過6次α衰變和4次β衰變后,生成的新核中具有82個質子和126個中子.這個核反應方程可以寫成${\;}_{90}^{232}Th$${→}_{82}^{208}Pb$+624He+4-10e(新核用X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關于兩個大小一定的力的合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力的合力總大于原來的任意一個力
B.5N、2N、6N三個共點力的最大合力為13N,最小合力為1N
C.合力的大小隨兩個力之間的夾角增大而減小
D.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其分力代數(shù)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