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a、b、c為三個相同的燈泡,其電阻值均大于電源內(nèi)阻,當變阻器R的滑動觸頭P向上移動時,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b燈變暗,a、c燈變亮B.a、b、c燈泡全變亮
C.電源輸出功率增大D.電源的供電效率增大

分析 當變阻器R的滑動觸頭P向上移動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減小,外電路總電阻減小,根據(jù)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分析總電流的變化,即可知道a燈亮度的變化.由歐姆定律分析并聯(lián)部分電壓的變化,判斷c燈亮度的變化.由通過c的電流與總電流的變化,分析通過b燈電流的變化,判斷其亮度的變化.a(chǎn)、b、c三個燈泡的電阻都大于電源內(nèi)阻,根據(jù)推論:外電阻等于電源的內(nèi)阻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分析電源的輸出功率如何變化.由電源輸出功率與總功率之比分析電源的效率.

解答 解:
AB、當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上移動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減小,外電路總電阻減小,總電流I增大,則a燈變亮.a(chǎn)燈和電源的內(nèi)電壓都增大,則并聯(lián)部分電壓減小,c燈變暗.由于總電流增大,而通過c燈的電流減小,可知通過b燈的電流增大,b燈變亮.故A、B錯誤.
C、由題意,a、b、c三個燈泡的電阻都大于電源的內(nèi)阻,根據(jù)推論:外電阻等于電源的內(nèi)阻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則知,當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上移動時,外電路總電阻減小,電源輸出的電功率增大.故C正確.
D、電源的供電效率 η=$\frac{UI}{EI}$=$\frac{U}{E}$.外電阻減小,路端電壓U減小,則電源的供電效率降低.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是電路動態(tài)分析問題,按局部到整體,再局部分析電壓、電流的變化.常常利用推論分析電源輸出功率的變化情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帶正電小球套在豎直放置的粗糙絕緣豎直桿上,放在正交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中,將小球由靜止釋放,如圖所示,其加速度,速度的變化情況是( 。
A.釋放瞬時加速度a最大,速度v=0
B.當下滑速度v=$\frac{E}{B}$時,加速度最大,速度v也最大
C.球加速度不斷減小,速度不斷增大至最大值
D.球加速度先變大,后變小,速度不斷變大至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雜技演員表演“水流星”,在長為0.9m的細繩的一端,系一個與水的總質(zhì)量為m=0.5kg 的盛水容器,以繩的另一端為圓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如圖所示,若“水流星”通過最高點時的速率為3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10m/s2)( 。
A.“水流星”通過最高點時,有水從容器中流出
B.“水流星”通過最高點時,繩的張力及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均為零
C.“水流星”通過最高點時,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不受力的作用
D.“水流星”通過最高點時,繩子的拉力大小為5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導火索的火焰順著導火索燃燒的速度是0.8cm/s,為了使點火人在導火索火焰燒到爆炸物以前能夠跑到離點火處120m遠的安全地方,人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問導火索至少需要多長才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汽車在水平路面上以15m/s的速度沿直線行駛,當遇到情況汽車緊急剎車,剎車加速度大小為3m/s2
(1)剎車后第3秒內(nèi)汽車的位移是多少?
(2)剎車后8秒末汽車的速度是多大?這段時間汽車的位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物理學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中科學家們總結(jié)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科學假設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關于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zhì)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運用了假設法
B.根據(jù)速度的定義式v=$\frac{△x}{△t}$,當△t趨近于零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運用了極限思想法
C.在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時,運用了理想實驗法
D.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將各小段位移相加,運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如圖,將質(zhì)量m=0.1kg的圓環(huán)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桿上.環(huán)的直徑略大于桿的截面直徑.環(huán)與桿間動摩擦因數(shù)μ=0.8.對環(huán)施加一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斜向上,與桿夾角θ=53°的拉力F,使圓環(huán)由靜止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桿運動,求F的大小可能值(提示:環(huán)與桿的接觸可能是上部也可能是下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得到了一條如圖所示的紙帶,其中0,1,2,3,…是選用的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3個打出的點沒有在圖紙上標出.圖中畫出了將米尺靠在紙帶上測量的情況,讀出圖中所測量點0,1,3的讀數(shù)分別是10.00cm、12.60cm、和22.60 cm;打第2號計數(shù)點時紙帶的速度是0.63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nèi)固定有兩個很靠近的同心圓形軌道,外圓ABCD的光滑,內(nèi)圓A′B′C′D′的上半部分B′C′D′粗糙,下半部分B′A′D′光滑.一質(zhì)量m=0.2kg的小球從軌道的最低點A,以初速度v0向右運動,球的尺寸略小于兩圓間距,球運動的半徑R=0.2m,取g=10m/s2
(1)若要使小球始終緊貼外圓做完整的圓周運動,初速度v0至少為多少?
(2)若v0=3m/s,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小球到達最高點,內(nèi)軌道對小球的支持力N=2N,則小球在這段時間內(nèi)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