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直懸掛的輕彈簧下連接個小球,用手托起小球,使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如圖所示。則迅速放手后(   )
A.小球開始向下做勻加速運動
B.彈簧恢復原長叫小球加速度為零
C.小球運動過程中最大加速度大于g
D.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加速度小于g
C

試題分析: 迅速放手后,小球受到重力、彈簧向下的彈力作用,向下做加速運動,彈力將減小,小球的加速度也減小,小球做變加速運動.故A錯誤;B、彈簧恢復原長時,小球只受重力,加速度為g.故B錯誤;
剛放手時,小球所受的合力大于重力,加速度大于g.故C正確;根據(jù)簡諧運動的對稱性可知,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與剛放手時加速度大小相等,則知其加速度大于g.故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重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心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
B.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必與其幾何中心重合
C.直鐵絲被彎曲后,重心便不在中點,但一定還在鐵絲上
D.重心是物體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6分)
如圖為“測量彈簧勁度系數(shù)”的實驗裝置圖,彈簧的上端固定在鐵架臺上,下端裝有指針及掛鉤,指針恰好指向一把豎直立起的毫米刻度尺,F(xiàn)在測得在掛鉤上掛上一定數(shù)量鉤碼時指針在刻度尺上的讀數(shù)如下表:
鉤碼數(shù)n
0
1
2
3
4
5
刻度尺讀數(shù)xn(cm)
2.62
4.17
5.70
7.22
8.84
10.43
已知所有鉤碼的質(zhì)量可認為相同且為m0=50g,當?shù)刂亓铀俣萭=9.8m/s2。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計算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 =_____________N/m。(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考慮到在沒有掛鉤碼時彈簧自身有重量,測量的勁度系數(shù)與真實值相比較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沒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8分)用輕彈簧豎直懸掛一質(zhì)量未知的鐵塊,靜止時彈簧伸長量為L,現(xiàn)將鐵塊置于傾斜木板上,用該彈簧沿木板向上勻速拉動鐵塊,此時彈簧的伸長量仍為 L , 已知木板與水平方向的夾角 θ=30°,則可測出鐵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9分)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固定光滑斜面底部有一垂直斜面的固定檔板C.勁度系數(shù)為k1的輕彈簧兩端分別與擋板C和質(zhì)量為m的物體B連接,勁度系數(shù)為k2的輕彈簧兩端分別與B和質(zhì)量也為m的物體A連接,輕繩通過光滑滑輪Q與A和一輕質(zhì)小桶P相連,輕繩AQ段與斜面平行,A和B均靜止.現(xiàn)緩慢地向小桶P內(nèi)加入細砂,當k1彈簧對擋板的彈力恰好為零時,求:

(1)小桶P內(nèi)所加入的細砂質(zhì)量;
(2)小桶下降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重80 N的物體A放在傾角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長為10 cm、勁度系數(shù)為1000 N/m的彈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在物體A后,彈簧長度縮短為8 cm,現(xiàn)用一測力計沿斜面向上拉物體,若物體與斜面間最大靜摩擦力為25 N,當彈簧的長度仍為8 cm時,測力計讀數(shù)不可能為(  )
A.10 NB.20 NC.40 ND.6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粉筆盒放在講臺上,會對講臺產(chǎn)生一個壓力作用,產(chǎn)生這個壓力的直接原因是(      )
A.粉筆盒的形變     B.講臺的形變
C.粉筆盒所受到的重力  D.桌面所受到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勻速前進的車廂頂部用細線豎直懸掛一小球,如圖所示,小球下方與一光滑斜面接觸.關于小球的受力,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和細線對它的拉力
B.重力、細線對它的拉力和斜面對它的彈力
C.重力和斜面對它的支持力
D.細線對它的拉力和斜面對它的支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本書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對書有支持力N,書對桌面有壓力P,那么(      )
A.支持力N實際上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微小的彈性形變而對書產(chǎn)生的向上的彈力
B.支持力N實際上是由于書發(fā)生微小的彈性形變而對書產(chǎn)生的向上的彈力
C.壓力P實際上就是書受到的重力
D.P和N的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