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guān)于“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

(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如圖為甲、乙兩同學(xué)的實驗結(jié)果,比較符合事實的是甲同學(xué).
(3)如圖丙,在實驗中,保持F1大小不變,將夾角α逐漸減小的過程中,要保持O點位置不變,可采取的辦法是B
A.增大F2,減小β     B.減小F2,減小β      C.減小F2,增大β     D.增大F2,增大β

分析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采用了兩個力合力與一個力效果相同來驗證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該實驗方法的應(yīng)用.

解答 解:(1)本實驗中兩個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個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2)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拉力的方向沿一定繩子方向,如圖甲中的豎直方向,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的合力,
由于誤差的存在,作圖法得到的合力與實驗值有一定的差別,即作圖得出的合力方向與豎直方向有一定的夾角,故甲同學(xué)的符合實驗事實.
(3)由題意可知:保持D點位置不動,即合力大小方向不變,彈簧測力計A的讀數(shù)不變,因此根據(jù)要求作出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受力分析圖如下:

所以由圖可知α角逐漸變小時,可知,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減小F2,減小β.
故選:B.
故答案為:(1)B
(2)甲
(3)B

點評 本實驗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即一個合力與幾個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改用屬于簡單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把能在絕緣光滑水平面上做簡諧運動的彈簧振子放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小球在O點時,彈簧處于原長,A、B為關(guān)于O對稱的兩個位置,現(xiàn)在使小球帶上負(fù)電,并讓小球從B點靜止釋放,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仍然能在A、B做簡諧運動,O點是其平衡位置
B.小球從B運動到A的過程中,動能一定先增大后減小
C.小球不可能再做簡諧運動
D.小球從B點運動到A點,其動能的增加量一定等于電勢能的減小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將一線圈放在勻強磁場中,線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線,則線圈中有感應(yīng)電流產(chǎn)生的是(  )
A.線圈繞N邊轉(zhuǎn)動B.線圈繞M邊轉(zhuǎn)動
C.線圈垂直于磁感線向上運動D.線圈平行于磁感線的向右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左邊是一個原先不帶電的導(dǎo)體,右邊C是后來靠近導(dǎo)體的帶正電金屬球,若用絕緣工具沿圖示某條虛線將導(dǎo)體切開,分導(dǎo)體為A、B兩部分,這兩部分所帶電荷量的數(shù)值分別為QA、QB,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沿虛線d切開,A帶負(fù)電,B帶正電,且QA>QB
B.只有沿虛線b切開,才有A帶正電,B帶負(fù)電,且QA=QB
C.沿虛線a切開,A帶正電,B帶負(fù)電,且QA<QB
D.沿任意一條虛線切開,都有A帶正電,B帶負(fù)電,而QA、QB的值與所切的位置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按照玻爾原子理論,氫原子中的電子離原子核越遠(yuǎn),氫原子的能量越大(填“越大”或“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證明: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某段時間的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v等于物體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overline{v}$,即$\overrightarrow{v}$=v=$\frac{{v}_{0}+{v}_{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的電路中,A、B電路閉合,C、D電路不閉合,右側(cè)金屬板b固定不變,左側(cè)金屬板a左右或上下運動時,a、b板間電場強度發(fā)生變化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均勻的長桿斜靠在光滑的豎直墻上,當(dāng)桿與墻成θ=37°時桿平衡狀態(tài),則地面與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應(yīng)滿足(tanθ=$\frac{3}{4}$)( 。
A.$\frac{3}{4}$B.$\frac{3}{5}$C.$\frac{3}{8}$D.$\frac{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塊由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拍攝此下滑過程得到的同步閃光(即第一次閃光時物塊恰好開始下滑)照片如圖所示.已知閃光頻率為每秒10次,根據(jù)照片測得物塊相鄰兩位置之間的距離分別為AB=2.40cm,BC=7.30cm,CD=12.20cm,DE=17.10cm.由此可知,物塊經(jīng)過D點時的速度大小為1.47m/s;若此斜面的傾角θ為37°,則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4.(取g=9.80m/s2,sin37°=0.600,cos37°=0.800,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