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一科學理論認為:“光速是物質運動的極限速度。物質的質量是一個變量,它隨著物體運動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時時間和空間也會隨著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此理論

A.是人類思想發(fā)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變革

B.反映的是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

C.將量子理論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D.完成了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史上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

【答案】A

【解析】

“物質的質量是一個變量,它隨著物體運動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時時間和空間也會隨著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反映的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結合所學可知,相對論是人類思想發(fā)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變革,故選A;BD是牛頓經典力學,量子論揭示了微觀物質世界的基本規(guī)律,BCD都不符合題意,排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它“使人們的認識由低速領域擴大到高速領域,由宏觀領域延伸到宇宙領域,人們第一次深刻地認識到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運動相互依賴”!八敝傅氖( )

A. 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 B. 哥白尼的“日心說”

C. 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 D.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的旅程》一書認為:在科學上,沒有一個理論能夠說得到了完全的“證明”,當新事實或新的觀察結果出現(xiàn)時它必定有待于進一步的檢驗和審視。正是科學這一不斷自我糾錯的特性,使它成為人類理解自然機制最為嚴謹也最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實不符合該論述的是

A.從亞里斯多德學說到自由落體定律

B.從經典力學到相對論

C.從量子理論到光電效應的成功解釋

D.從萬有引力定律到電磁感應理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子由靜止開始經加速電場加速后,沿平行于版面的方向射入偏轉電場,并從另一側射出。已知電子質量為m,電荷量為e,加速電場電壓為。偏轉電場可看作勻強電場,極板間電壓為U,極板長度為L,板間距為d。

1忽略電子所受重力,求電子射入偏轉電場時的初速度v0和從電場射出時沿垂直板面方向的偏轉距離Δy;

2分析物理量的數(shù)量級,是解決物理問題的常用方法。在解決1問時忽略了電子所受重力,請利用下列數(shù)據(jù)分析說明其原因。已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下圖中, a、b表面均光滑且保持靜止狀態(tài), 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b間一定有彈力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明清之際的中國學者曾針對某一西方科學觀念評論如下:“上下易位,動靜倒置,則離經叛道,不可為訓”。根據(jù)材料推知,這位中國學者所評論的近代科學觀念是

A.相對論B.日心說C.地圓說D.進化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0V,額定電流約為05A,選用下列實驗器材進行實驗,并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描繪和探究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

A電源E:電動勢為30V,內阻不計;

B電壓表V1:量程為0~3V,內阻約為1KΩ

C電壓表V2:量程為0~15V,內阻約為4KΩ

D電流表A1:量程為0~3A,內阻約為01Ω;

E電流表A2:量程為0~06A,內阻約為06Ω;

F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l0Ω,額定電流為05A;

G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l5Ω,額定電流為10A;

H滑動變阻器R3:最大阻值為l50Ω,額定電流為10A;

I開關S,導線若干

實驗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I和U分別表示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和加在小燈泡兩端的電壓

1實驗中電壓表應選用 ;電流表應選用 ;滑動變阻器應選用 請?zhí)顚戇x項前對應的字母).

2請你不要改動已連接導線,在下面的實物連接圖中把還需要連接的導線補上閉合開關前,應使變阻器滑片放在最

3在下面坐標中畫出小燈泡的U-I曲線

4若將本題中的小燈泡接在電動勢是15V、內阻是20Ω的電池兩端,則小燈泡的實際功率約為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勻速圓周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速度不變 B. 處于平衡狀態(tài),沒有加速度

C. 有加速度,但加速度不變 D. 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時刻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測量小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AB是半徑足夠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與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B點相切,C點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為C′.重力加速度為g.實驗步驟如下:

用天平稱出物塊Q的質量m;

測量出軌道AB的半徑R、BC的長度LCC′的高度h;

將物塊QA點由靜止釋放,在物塊Q落地處標記其落地點D

重復步驟,共做10次;

10個落地點用一個盡量小的圓圍住,用刻度尺測量圓心到C′的距離s

1)用實驗中的測量量表示:

)物塊Q到達B點時的動能EkB=" ______" ;

)物塊Q到達C點時的動能EkC=" ______" ;

)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______"

2)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步驟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實驗測得的μ值比實際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實驗中測量量的誤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寫出一個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