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7m/s | B. | 6.86m/s | C. | 6.56m/s | D. | 7.86m/s |
分析 已知前后兩半段的路程和平均速度,利用公式$t=\frac{x}{v}$可以得到前后兩半段所需時間,即總時間,利用總位移除總時間即可;
解答 解:前50m所需時間為${t}_{1}=\frac{x}{{v}_{1}}=\frac{50}{8}s$,
后50m所需時間為${t}_{2}=\frac{x}{{v}_{2}}=\frac{50}{6}s$,
故整個過程平均速度為v=$\frac{2x}{{t}_{1}+{t}_{2}}=\frac{2×50}{\frac{50}{8}+\frac{50}{6}}m/s=6.86m/s$,故B正確;
故選:B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計算.通過此題的運算,我們要清楚: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此段路程除以所用時間.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亞里士多德認為,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才會改變 | |
B. | 伽利略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結(jié)論:運動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 |
C. | 笛卡兒指出: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 | |
D. | 牛頓認為,物體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流表的示數(shù)增大 | B. | R2兩端的電壓增大 | ||
C. | 小燈泡變暗 | D. | 電容器C所帶的電荷量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