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小球恰好通過最高點,由重力充當(dāng)向心力,可求得最高點的臨界速度;再對A到圓形軌道最高點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可求得A點的速度.
(2)小球飛出后做平拋運動,由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可求得小球在A點的初速度范圍.
解答 解:(1)小球恰能通過最高點,則有:mg=m$\frac{{v}^{2}}{R}$
由A到最高點的過程,由動能定理有:-μmgL1-2mgR=$\frac{1}{2}$mv2-$\frac{1}{2}$mvA2
解得在A點的初速度為:vA=5m/s
(2)若vA=5m/s時,設(shè)小球?qū)⑼T贐C間距B點x處.由動能定理得:-μmg(L1+x)=0$\frac{1}{2}$mvA2
解得:x=1.25m
若小球剛好停在C處,則有:-μmg(L1+L2)=0-$\frac{1}{2}$mv′2A
解得在A點的初速度為:vA′=6m/s
若小球停在BC段,則有:5m/s≤vA≤6m/s
若小球能通過C點,并越過壕溝,則有:
h=$\frac{1}{2}$gt2
s=vct
從A到C的過程,由動能定理有:
-μmg(L1+L2)=$\frac{1}{2}$mvC2-$\frac{1}{2}$mv″A2
則有:v″A=$\sqrt{61}$m/s;
故欲滿足題意,初速度范圍是:5m/s≤vA≤6m/s和vA≥$\sqrt{61}$m/s(不取等號也可)
答:(1)若小球恰能通過圓形軌道的最高點,小球在A點的初速度是5m/s;
(2)若小球既能通過圓形軌道的最高點,又不掉進壕溝,小球在A點初速度的范 圍是:5m/s≤vA≤6m/s和vA≥$\sqrt{61}$m/s(不取等號也可).
點評 在解題時要注意正確分析物理過程,做好受力分析,再選擇合適的物理規(guī)律求解即可.要注意分析隱含的臨界狀態(tài),不能漏解.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F 引和F 斥均減小,但F 斥減小較快 | |
B. | 當(dāng)a、b 間距離為r0 時,a、b 間的分子勢能最小 | |
C. | a 對b 一直做正功 | |
D. | 當(dāng)b 運動最快時,a 對b 的作用力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兩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 | B. | B、C兩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 | ||
C. | A、C兩點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 D. | A、B兩點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衛(wèi)星繞月球運動的最大速度 | |
B. |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運動的最小速度 | |
C. |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衛(wèi)星的最小發(fā)射速度 | |
D. |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衛(wèi)星在近地軌道上運動的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向心加速度一定越大 | B. | 角速度一定越大 | ||
C. | 周期一定越大 | D. | 線速度一定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加速度大小為2 m/s2 | B. | 4s內(nèi)F做功為80J | ||
C. | 4s末F的功率大小為21W | D. | 4s內(nèi)F做功的平均功率為21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線速度最小 | |
B. | 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線速度最大 | |
C. | 三個物體的角速度、周期和線速度都相等 | |
D. | 三個物體的角速度、周期一樣,丙線速度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為實現(xiàn)對接,“神舟十號”和“天宮一號”運行速度都應(yīng)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 |
B. | 由“天宮一號”運行的周期和軌道半徑可以求出“天宮一號”的質(zhì)量 | |
C. | 在太空中可通過拉力和加速度傳感器測出聶海勝的質(zhì)量 | |
D. | 當(dāng)航天員王亞平進行“天宮授課”站著不動時,她受到的合力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