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圖所示,三塊完全相同的水平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個初速度為v0的子彈水平射穿第三塊木板后速度恰好為零.設(shè)子彈的加速度保持恒定,求子彈依次穿過三塊木塊的速度之比.(子彈可視為質(zhì)點)

分析 子彈依次射入每塊木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零,采取逆向思維,子彈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v2=2ax求出子彈依次射入每塊木塊的速度比

解答 解:采取逆向思維,子彈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有${{v}_{1}}^{2}=6ad$,${{v}_{2}}^{2}=4ad$,${{v}_{3}}^{2}=2ad$,所v1:v2:v3=$\sqrt{3}$:$\sqrt{2}$:1;
答:子彈依次通過三塊木塊的速度之比為:$\sqrt{3}$:$\sqrt{2}$:1

點評 本題采取逆向思維來做比較方便,注意對于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視為反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處理較為方便.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甲所示,在虛線所示的區(qū)域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磁場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面積為S的單匝金屬線框處在磁場中,線框與電阻R相連.若金屬框的電阻為$\frac{R}{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流過電阻R的感應(yīng)電流由a到b
B.線框cd邊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沿紙面向上
C.感應(yīng)電動勢大小為$\frac{2{B}_{0}S}{{t}_{0}}$
D.ab間電壓大小為$\frac{2{B}_{0}S}{3{t}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虛線AB和CD分別為橢圓的長軸和短軸,相交于O點,兩個等量異種點電荷分別固定在橢圓的兩個焦點M、N上,A、E兩點關(guān)于M點對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兩點電勢、場強均相同
B.C、D兩點電勢、場強均相同
C.A點的場強大于E點的場強
D.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在O點的電勢能小于在E點的電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第一棵樹時的速度為1m/s,經(jīng)過第三棵樹時的速度為7m/s,若兩棵相鄰的樹間的距離都為10m,求:
(1)經(jīng)過第二棵樹時的速度的大?
(2)汽車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光滑的平行金屬導(dǎo)軌電阻可忽略,兩導(dǎo)軌間距離L=0.75m,導(dǎo)軌傾角α=30°,導(dǎo)軌上端接一阻值R=2.5Ω的電阻,整個裝置處于垂直軌道平面平面向上的勻強磁場中.阻值r=0.5Ω,質(zhì)量m=0.2kg的金屬棒與軌道垂直且接觸良好,其從軌上端.a(chǎn)b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當金屬棒沿導(dǎo)軌下滑距離s=1.2m時,速度達到最大值vm=3m/s,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金屬棒開始運動時的加速度大。
(2)勻強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大。
(3)金屬棒沿導(dǎo)軌下滑距離為s的過程中,電阻R上產(chǎn)生的電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M,N分別帶等量異種電荷,其中N板接地,現(xiàn)將電荷量q=-5×10-6C的點電荷從A點移到M板,共克服電場力做功W=1×10-3J,若把該點電荷從A點移到N板,電場力做正功為5×10-4J,則
(1)A點的電勢?
(2)兩極板間的電勢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重為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此時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重力G,如果選擇下列規(guī)律中的某個中幾個作為依據(jù)來證明 上述結(jié)論,最為合適的一項是( 。
①牛頓第一定律  ②牛頓第二定律  ③牛頓第三定律.
A.B.①②C.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U形金屬導(dǎo)軌上放置一根導(dǎo)電棒MN,開始時導(dǎo)電棒MN處于靜止狀態(tài).今在導(dǎo)軌所在空間加一個垂直于導(dǎo)軌平面斜向下的,逐漸增大的磁場,使感應(yīng)電流逐漸增大,經(jīng)過時間t導(dǎo)電棒開始運動,那么在這段時間t內(nèi),導(dǎo)電棒受到的摩擦力的大。ā 。
A.不斷增加B.不斷減少C.先增大后減少D.先減少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質(zhì)量為m的物體豎直下落,重力加速度為g.從靜止到速度為v的過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為( 。
A.mvB.mgvC.$\frac{1}{2}$mv2D.$\frac{1}{2}$mg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