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關于物體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物體的速度很大時,其加速度一定很大

B.當物體的加速度減小時,其速度可以增大

C.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為負時,其速度變化量的方向可以為正

D.物體的運動方向就是位移方向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在2015年9.3閱兵中,20架直升機在空中組成數字“70”字樣,而領頭的直升機懸掛的國旗讓人心潮澎湃.如圖所示,為了使國旗能懸在直升機下不致漂起來,且相對直升機靜止,在國旗下端還懸掛了重物,假設國旗與懸掛物的質量為m,直升機以速度v勻速直線飛行,且在飛行過程中,懸掛國旗的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細線的張力是mg
B.直升機對國旗與懸掛物的拉力沒有做功
C.若細線突然斷掉時,則國旗與懸掛物的加速度為g
D.國旗與懸掛物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為mgvta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上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一個多量程多用電表的簡化電路圖,電流、電壓和電阻的測量都各有兩個量程(或分度值)不同的檔位;1、2兩個檔位為電流表檔位,其中大量程是小量程的10倍.已知表頭G的滿偏電流100μA,內阻990?,圖中的電源E的電動勢均為3.5V,當把轉換開關S旋到位置4,在AB之間接3500?的電阻時,表頭G剛好半偏,設測量過程操作的順序和步驟都正確無誤,則R1= ? ,R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一上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紅燈攔停了很多汽車,攔停的汽車排成筆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輛汽車的前端剛好與路口停車線相齊,相鄰兩車的前端之間的距離均為L=6.0m,若汽車起動時都以a=2.5m/s2的加速度作勻加速運動,加速到v=10.0m/s 后做勻速運動通過路口.該路口亮綠燈時間t=40.0s,而且有按倒計時顯示的時間顯示燈.另外交通規(guī)則規(guī)定:原在綠燈時通行的汽車,紅燈亮起時,車頭已越過停車線的汽車允許通過.請解答下列問題:

(1)若綠燈亮起瞬時,所有司機同時起動汽車,問有多少輛汽車能通過路口?

(2)第(1)問中,不能通過路口的第一輛汽車司機,在時間顯示燈剛亮出“3”時開始剎車做勻減速運動,結果車的前端與停車線相齊時剛好停下,求剎車后汽車加速度大�。�

(3)事實上由于人反應時間的存在,綠燈亮起時不可能所有司機同時起動汽車.現假設綠燈亮起時,第一個司機遲后△t=0.90s起動汽車,后面司機都比前一輛車遲后0.90s起動汽車,在該情況下,有多少輛車能通過路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一上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疊放著兩個長方形物體A、B,有一水平拉力F作用于物體B上,使兩物體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由此可知,A、B間的動摩擦因數μ1和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2有可能是( )

A.μ1=0,μ2=0 B.μ1=0,μ2≠0

C.μ1≠0,μ2=0 D.μ1≠0,μ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一上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物理學的重大發(fā)現中科學家們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和科學假說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引入重心﹑合力與分力的概念時運用了等效替代法

B. 根據速度定義式,當非常非常小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法

C. 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假設法

D. 在推導勻變速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上周末作業(yè)物理3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球沿足夠長的斜面向上做勻變速運動,依次經a、b、c、d到達最高點e。已知ab=bc=6m,bc=1m,小球從a到c和從c到d所用的時間都是2s,設小球經b、c時的速度分別為,則

A. B.

C.ce=9m D.從d到e所用時間為4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分別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以下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裝置中,小車質量為M,砂桶和砂子的總質量為m,通過改變m來改變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大小,小車的加速度a可由打點計時器和紙帶測出.現保持小車質量M不變,逐漸增大砂桶和砂的總質量m進行多次實驗,得到多組a、F值(F為彈簧秤的示數).

(1)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需平衡小車的摩擦力

B.沙桶和沙的總質量要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C.滑輪摩擦足夠小,繩的質量要足夠輕

D.先釋放小車,后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2)某同學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圖乙所示的一條過坐標原點的傾斜直線,其中縱軸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橫軸應為

A. B. C. D.

(3)當砂桶和砂的總質量較大導致a較大時,圖線(填選項前的字母)

A.逐漸偏向縱軸

B.逐漸偏向橫軸

C.仍保持原方向不變

(4)下圖為上述實驗中打下的一條紙帶,A點為小車剛釋放時打下的起始點,每兩點間還有四個計時點未畫出,測得AB=2.0cm、AC=8.0cm、AE=32.0cm,打點計時器的頻率為50Hz,小車的加速度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同學為了測量一個量程為3V的電壓表的內阻,進行了如下實驗.

(1)他先用多用表進行了正確的測量,測量時指針位置如圖1所示,得出電壓表的內阻為3.00×103Ω,此時電壓表的指針也偏轉了.已知多用表歐姆擋表盤中央刻度值為“15”,表內電池電動勢為1.5V,則電壓表的示數應為1.0V(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為了更準確地測量該電壓表的內阻RV,該同學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電路圖,實驗步驟如下:
A.斷開開關S,按圖連接好電路;
B.把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滑到b端;
C.將電阻箱R0的阻值調到零;       
D.閉合開關S;
E.移動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的位置,使電壓表的指針指到3V的位置;
F.保持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的位置不變,調節(jié)電阻箱R0的阻值使電壓表指針指到1.5V的位置,讀出此時電阻箱R0的阻值,此值即為電壓表內阻RV的測量值;
G.斷開開關S.
實驗中可供選擇的實驗器材有:
a.待測電壓表           
b.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2000Ω      
c.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10Ω
d.電阻箱:最大阻值9 999.9Ω,阻值最小改變量為0.1Ω
e.電阻箱: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變量為0.1Ω
f.電池組:電動勢約6V,內阻可忽略          g.開關、導線若干
按照這位同學設計的實驗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①要使測量更精確,除了選用電池組、導線、開關和待測電壓表外,還應從提供的滑動變阻器中選用c(填“b”或“c”),電阻箱中選用d(填“d”或“e”).
②電壓表內阻RV的測量值R和真實值R相比,R>R(填“>”或“<”);若RV越大,則|RR|R越�。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