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8年11月23時57分,我國在西昌下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地發(fā)射了第41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這顆衛(wèi)星是北斗三號系統(tǒng)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如圖所示是火箭點火發(fā)射的某瞬間,關于此衛(wèi)星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 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小于7.9km/s
B. 發(fā)動機噴出氣體時對火箭的作用力和火箭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 衛(wèi)星在軌道上運動時周期可能小于24h
D. 衛(wèi)星在軌道上運動時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于在地球上未發(fā)射時的向心加速度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量為m=0.8kg的砝碼懸掛在輕繩PA和PB的結點上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P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37°,PB沿水平方向.質量為M=3kg的木塊與PB相連,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輕繩PA拉力的大;
(2)木塊受到水平桌面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飛行器P繞某星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星球相對飛行器的張角為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飛行器軌道半徑越大,周期越長
B. 飛行器軌道半徑越大,速度越大
C. 若測得飛行器繞星球轉動的周期和張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D. 若測得飛行器繞星球轉動的周期及其軌道半徑,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x軸相距為L的兩點固定兩個等量異種點電荷,虛線是以所在點為圓心、為半徑的圓,a、b、c、d是圓上的四個點,其中a、c兩點在x軸上,b、d兩點關于x軸對稱。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b、d兩點處的電場強度相同
B. a、c兩點處的電勢相同
C. 將一試探電荷沿圓周由a點移至c點,電場力做正功
D. 將一試探電荷沿圓周由a點移至c點,的電勢能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海王星繞太陽沿橢圓軌道運動,P為近日點,Q為遠日點,M,N為軌道短軸的兩個端點,運行的周期為,若只考慮海王星和太陽之間的相互作用,則海王星在從P經過M、Q到N的運動過程中( )
A. 從P到M所用的時間等于
B. 從Q到N階段,機械能逐漸變大
C. 從P到Q階段,速率逐漸變大
D. 從M到N階段,萬有引力對它先做負功后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絕緣的水平面上,相隔2L的AB兩點固定有兩個電量均為Q的正點電荷,,O,b是AB連線上的三點,且O為AB連線的中點,。一質量為m、電量為+q(q>0)的點電荷以初速度v0從點出發(fā)沿AB連線向B運動,在運動過程中電荷受到大小恒定的阻力作用,當它第一次運動到O點時速度為2v0,繼續(xù)運動到b點時速度剛好為零,經過一段時間,最后恰停在O點。已知靜電力恒量為k.求:
(1)點的場強大。
(2)阻力的大。
(3)兩點間的電勢差;
(4)電荷在電場中運動的總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物體A、B間用輕質彈簧相連,已知mA=3mB,且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在水平外力作用下,A和B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勻速運動,當撤去外力的瞬間,下列對物體A、B的加速度大小說法正確的是( )
A. aA=0,aB=μg B. aA=4μg,aB=μg
C. aA=0,aB=4μg D. aA=4μg,aB=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物理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探究牛頓第二定律。
(1)小車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條紙帶,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把木板的一側墊高,以補償打點計時器對小車的阻力及其他阻力,具體做法是: 。
(2)該實驗把盤和重物的總重量近似視為等于小車運動時所受的拉力大小。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小點。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圖2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0、1、2、3、4、5、6是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根據圖中數(shù)據計算小車加速度a= 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若已知小車質量為200g,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9.8m/s2,則可計算出盤和重物的總質量m= g(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甲的x-t和乙的v-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0~2秒內,甲、乙兩物體之間的距離先增大后減小
B. 第3秒內甲、乙兩物體速度方向相同
C. 2~4s內甲、乙的位移大小都為8m
D. 0~6秒內,甲、乙兩物體距出發(fā)點的最大距離均為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