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一物體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從某時刻起受到一個恒力作用,此后物體的速度可能( 。
A.保持不變B.先減小到零再增大
C.先增大到某一值再減小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發(fā)生

分析 物體開始時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所受合力為0,從某時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這個恒力就是物體的合力.根據(jù)這個恒力與速度的方向關系確定物體速度的變化情況.

解答 解:A、物體開始時做勻速直線運動,所受合力為0,從某時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則合力不為零,加速度不為零,速度一定變化,故A錯誤;
B、如果恒力與運動方向相同,那么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一直變大,如果恒力與運動方向相反,那么物體先做勻減速運動,速度減到0,物體在恒力作用下沿著恒力方向做勻加速運動,故速度先減小后增大,不可能先增大,后減小,故B正確,CD錯誤;
故選:B

點評 對于直線運動,判斷速度增加還是減小,我們就看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對于受恒力作用的曲線運動,我們可以將速度分解到恒力方向和垂直恒力方向,再去研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所示,一勁度系數(shù)為k1的彈簧,豎直地放在桌面上,上面壓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另一勁度系數(shù)為k2的彈簧豎直地放在物體上面,其下端與物體的上表面連接在一起,兩個彈簧的質(zhì)量都不計,現(xiàn)在要使物體在靜止時下面彈簧壓縮量減為原來的$\frac{4}{5}$時,應將上面彈簧的上端A豎直向上提高一段距離d,求出d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沙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某同學用玻璃皿在中心放一個圓柱形電極接電源的負極,沿邊緣放一個圓環(huán)形電極接電源的正極做“旋轉的液體的實驗”,若蹄形磁鐵兩極間正對部分的磁場視為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0.1T,玻璃皿的橫截面的半徑為a=0.05m,電源的電動勢為E=3V,內(nèi)阻r=0.1Ω,限流電阻R0=4.9Ω,玻璃皿中兩電極間液體的等效電阻為R=0.9Ω,閉合開關后當液體旋轉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5V,則

A.由上往下看,液體做逆時針旋轉

B.液體所受的安培力大小為 1.5×10-3N

C.閉合開關后,液體熱功率為0.81W

D.閉合開關10s,液體具有的動能是3.69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電源電動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動勢就是電池兩極的電壓
B.在電源內(nèi)部,由正極到負極的方向為電動勢的方向
C.電動勢公式E=$\frac{W}{q}$中W是電場力做的功
D.電動勢是反映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本領強弱的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一個表頭的內(nèi)阻25Ω,當通過2mA電流時,其指針偏轉一小格.
(1)用它做電壓表,要使它偏轉一小格表示1V,應串聯(lián) (選填“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阻值為475Ω的電阻.
(2)用它做電流表,要使它量程擴大6倍,應并聯(lián) (選填“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阻值為5Ω的電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輕繩兩端分別與A、C兩物體相連,mA=2kg、mB=4kg,mC=6kg,物體A、B、C之間及C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力因數(shù)均為μ=0.3,輕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可忽略不計,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若要用力將C物體拉動,則作用在C物體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為(取g=10m/s2)(  )
A.48NB.42NC.36ND.2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所示,甲乙丙三車沿一條直線公路上不同車道同向運動,當甲車剛從收費站開出時,(此時t=0),乙車距離收費站的距離x1=70m,丙車距收費站的距離x2=60m,甲車的速度v0=0,乙車的速度v1=8m/s,丙車的速度v2=12m/s,此后,甲車做加速度a0=3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丙車做加速度a2=2m/s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求:

(1)甲車追上丙車的時間;
(2)丙車能否追上乙車,通過計算說明理由;
(3)若某段時間甲乙丙行駛在同一單行直公路上,甲在最前,丙在最后,甲乙丙速度分別為v=6m/s、v=8m/s、v=9.5m/s,三車彼此之間的距離為5m,乙車司機發(fā)現(xiàn)甲車開始以1m/s2的加速度勻減速時,立即剎車勻減速運動,丙車司機也立即剎車勻減速運動,若三車都停下來時均未發(fā)生撞車事故,丙剎車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所示,用不可伸長的輕繩連接三個物體A、B、C,已知A物重80N,B物重40N,C物重30N,α+β=90°,A物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滑輪處光滑,求:
(1)兩懸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α及β;
(2)A物對地面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m=10kg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對物體施加一個F=50N的拉力,使物體做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拉力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37°,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0,sin37°=0.60,cos37°=0.8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大;
(2)求物體在 2.0s末的瞬時速率;
(3)若在 2.0s末時撤去拉力F,求此后物體沿水平地面可滑行的最大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