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5.為了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目前我國許多城市在十字路口增設了“直行待行區(qū)”.當提示“進入直行待行區(qū)”時車輛可以越過停車線進入“直行待行區(qū)”;當直行綠燈亮起時,可從“直行待行區(qū)”直行通過十字路口.假設某十字路口限速40km/h,“直行待行區(qū)”的長度為10m,從提示“進入直行待行區(qū)”到直行綠燈亮起的時間為4s.

(1)甲汽車司機看到“進入直行待行區(qū)”提示時立即從停車線由靜止開始勻加速直線運動,運動到“直行待行區(qū)”的前端虛線處正好直行綠燈亮起,求甲汽車的加速度大小并判斷綠燈亮起時是否超速.
(2)乙汽車司機看到“進入直行待行區(qū)”提示時,乙車剛好以36km/h的速度經過停車線并同時剎車,為了恰好停在直行區(qū)前端虛線處,求制動時的加速大小及所用時間.

分析 (1)根據位移時間公式求出甲車的加速度,結合速度時間公式求出甲車的速度,判斷是否超速.
(2)根據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乙車的加速度,結合速度時間公式求出乙車制動的時間.

解答 解:(1)由$x=\frac{1}{2}{a_1}{t_1}^2$
代入數據解得:a1=1.25m/s2
根據速度時間公式得:v1=a1t1=1.25×4m/s=5m/s<40km/h,不超速
(2)由${v_2}^2=2{a_2}x$
代入數據解得:a2=5m/s2
由v2=a2t2得:t2=$\frac{{v}_{2}}{{a}_{2}}=\frac{10}{5}s$=2s.
答:(1)甲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1.25m/s2,綠燈亮起時不超速.
(2)制動時的加速大小為5m/s2,所用時間為2s.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速度位移公式、速度時間公式,并能靈活運用,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在水平地面上的O點同時將甲、乙兩塊小石頭斜向上拋出,甲、乙在同一豎直面內運動,其軌跡如圖所示,A點是兩軌跡在空中的交點,甲、乙運動的最大高度相同.若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先到達最大高度處B.乙先到達最大高度處
C.乙先到達A點D.甲先到達水平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讀出下列測量儀器的數據:

(1)10分度游標卡尺1.14cm
(2)螺旋測微器6.702~6.704mm
(3)多用電表電阻檔(10倍率)24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兩束單色光a、b分別照射到平板玻璃磚AB面上的同一點,而后都從CD面的同一點射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光的頻率高B.b光的波長大
C.a光穿過三棱鏡的時間短D.b光穿過三棱鏡的時間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某同學在操場上進行慢跑鍛煉,并用智能手表記錄了運動軌跡、運  動時間、運動距離和消耗熱量的情況,如圖,其中“S”是起點,“E”是終點,且根據操場實際情況可知,S和E間的距離約為40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記錄運動軌跡時,人不能看成質點
B.S和E間的距離約為40m指人發(fā)生的位移大小
C.運動距離1.45km除以運動時間是平均速度大小
D.用40m除以運動時間是人經過E點的瞬時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為E,內電阻為r.兩電壓表可看作是理想電表,當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由左端向右端滑動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燈泡L2變暗,V1表的讀數變小,V2表的讀數變大
B.小燈泡L1變暗,V1表的讀數變小,V2表的讀數變大
C.小燈泡L2變亮,V1表的讀數變大,V2表的讀數變小
D.小燈泡L1變亮,V1表的讀數變大,V2表的讀數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一根輕質彈簧豎直懸掛一小球,小球和彈簧的受力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1的施力者是彈簧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3的施力者是地球D.F4的反作用力是F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圖(1)是“DIS向心力實驗器”,當質量為m的砝碼隨旋轉臂一起在水平面內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時,受到的向心力可通過牽引桿由力傳感器測得,旋轉臂另一端的擋光桿(擋光桿的擋光寬度為△s,旋轉半徑為R)每經過光電門一次,通過力傳感器和光電門就同時獲得一組向心力F和角速度ω的數據,并直接在坐標系中描出相應的點.得到多組F、ω的數據后,連成平滑的曲線,如圖(2).

(1)為了得到線性分布的數據點,應將橫坐標ω改為ω2;
(2)實驗中,旋轉過程中某次擋光桿經過光電門時的遮光時間為△t,則角速度ω=$\frac{△s}{R△t}$;
(3)若將旋轉臂轉到豎直平面內,使其帶著砝碼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每次擋光桿轉到最高點就經過光電門一次,力傳感器記錄旋轉臂受到的砝碼對它的作用力,同時光電門記錄擋光時間,獲得一組F和ω的數據,
多次測量后繪制出F-ω圖象如圖(3).已知重力加速度g為9.8m/s2,砝碼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20cm.從圖中可得,砝碼的質量為0.02kg,圖線與橫坐標的交點ω=7ra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多選)a、b兩種單色光組成的光束從介質進入空氣時,其折射光束如圖所示.用a、b兩束光( 。
A.先后照射雙縫干涉實驗裝置,在縫后屏上都能出現干涉條紋,由此確定光是橫波
B.先后照射某單縫實驗裝置,若a光能發(fā)生明顯衍射現象,則b光也能發(fā)生明顯衍射現象
C.從同一介質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氣,其界面為平面,若b光不能進入空氣,則a光也不能進入空氣
D.從同一介質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氣,其界面為平面,a光的反射角比b光的反射角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