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電子束通過鋁箔后的衍射圖樣都證明了粒子的波動性 | |
B. | 貝克勒爾通過對天然放射性現(xiàn)象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原子核內部是有結構的 | |
C. | 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的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小,電勢能增大,原子總能量增大 | |
D. |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證實了在原子核內存在質子 | |
E. | 湯姆孫通過陰極射線在電場和在磁場中的偏轉實驗,發(fā)現(xiàn)了陰極射線是由帶負電的粒子組成,并測出了該粒子的比荷 |
分析 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說明光具有粒子性;
天然放射性現(xiàn)象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原子核內部是有結構的;
通過電子軌道半徑的變化,通過庫侖引力通過向心力,得出電子動能的變化,通過原子能量的變化得出電勢能的變化;
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原子核式結構;
根據(jù)物理學史和常識解答,記住著名物理學家的主要貢獻即可.
解答 解:A、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證明光具有粒子性,而電子束通過鋁箔后的衍射圖樣證明了粒子的波動性,故A錯誤;
B、貝克勒爾通過對天然放射性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有復雜的結構,故B正確;
C、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原子能量增大,
根據(jù)k$\frac{{e}^{2}}{{r}^{2}}$=m$\frac{{v}^{2}}{r}$,知電子動能減小,則電勢能增大,故C正確;
D、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原子具有核式結構,并沒有證實了在原子核內存在質子.故D錯誤.
E、湯姆孫通過陰極射線在電場和在磁場中的偏轉實驗,發(fā)現(xiàn)了陰極射線是由帶負電的粒子組成,并測出了該粒子的比荷.故E正確;
故選:BCE.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是常識性問題,對于物理學上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明、著名理論要加強記憶,這也是考試內容之一,注意粒子性與波動性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理解原子核的復雜結構與原子的核式結構的不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滑雪運動員騰空的時間為2s | |
B. | BC兩點間的落差為5$\sqrt{3}$m | |
C. | 落到C點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為3500$\sqrt{7}$W | |
D. | 若該滑雪運動員從更高處滑下,落到C點時速度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小球在位置1時的速度一定為零 | |
B. | 小球在2位置的速度大小為$\frac{{x}_{2}}{2T}$ | |
C. |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frac{{x}_{2}-2{x}_{1}}{{T}^{2}}$ | |
D. | 頻閃照相法可用于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三條軌道中周期從大到小的順序是3軌道、1軌道、2軌道 | |
B. | 在三條軌道中速率最大的時刻為經過2軌道的Q點,速率最小的時刻為經過2軌道上P點 | |
C. | 衛(wèi)星在軌道1上經過Q點時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軌道2上經過Q點時的加速度 | |
D. | 衛(wèi)星在軌道2上從M-P-N運動所需的時間等于從N-Q-M的時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電源的電動勢為6 V,內阻為1Ω | |
B. | 此電阻R大小為2.5Ω | |
C. | 將該電阻與電源組成一閉合電路,則電源的輸出功率為10 W | |
D. | 將該電阻與電源組成一閉合電路,1 min內,電源內阻消耗的能量為720 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