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t1、t3時刻兩物塊達到共同速度1m/s,且彈簧都是處于壓縮狀態(tài) | |
B. | 從t3到t4時刻彈簧由壓縮狀態(tài)恢復到原長 | |
C. | 兩物體的質(zhì)量之比為m1:m2=1:3 | |
D. | 在t2時刻A與B的動能之比為Ek1:Ek2=1:8 |
分析 兩物塊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機械能也守恒,系統(tǒng)動能最小時,彈性勢能最大,據(jù)此根據(jù)圖象中兩物塊速度的變化可以分析系統(tǒng)動能和彈性勢能的變化情況.
解答 解:A、由圖可知t1到t3時間內(nèi)B的速度大約A的速度,兩物塊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t3時刻達到共同速度,此時彈性勢能最大,彈簧處于伸長狀態(tài),故A錯誤;
B、結合圖象弄清兩物塊的運動過程,開始時m1逐漸減速,m2逐漸加速,彈簧被壓縮,t1時刻二者速度相等,系統(tǒng)動能最小,勢能最大,彈簧被壓縮最厲害,然后彈簧逐漸恢復原長,m2依然加速,m1先減速為零,然后反向加速,t2時刻,彈簧恢復原長狀態(tài),由于此時兩物塊速度相反,因此彈簧的長度將逐漸增大,兩木塊均減速,當t3時刻,二木塊速度相等,系統(tǒng)動能最小,彈簧最長,因此從t3到t4過程中彈簧由伸長狀態(tài)恢復原長,故B錯誤;
C、系統(tǒng)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動量守恒,根據(jù)題目規(guī)定的正方向選擇開始到t1時刻列方程可知:m1v1=(m1+m2)v2,
將v1=3m/s,v2=1m/s代入得:m1:m2=1:2,故C錯誤;
D、在t2時刻A的速度為:vA=1m/s,B的速度為:vB=2m/s,根據(jù)m1:m2=1:2,求出Ek1:Ek2=1:8,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對于這類彈簧問題注意用動態(tài)思想認真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注意過程中的功能轉(zhuǎn)化關系;解答時注意動量守恒和機械能守恒列式分析,同時根據(jù)圖象,分析清楚物體的運動情況.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個始終和初速度垂直的恒力作用 | |
B. | 物體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個大小不變,方向變化的力的作用 | |
C. | 物體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個方向始終指向圓心的力的作用 | |
D. | 物體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個大小不變方向始終跟速度平行的力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他不可能跳到岸上 | |
B. | 他有可能跳到岸上 | |
C. | 他先從船頭到船尾,再從船尾跑到船頭起跳可跳到岸上 | |
D. | 如果它原來站在船尾,然后從船尾跑到船頭起跳可跳到岸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1=F2>(M+m)g | B. | F1>(M+m)g,F(xiàn)2<(M+m)g | C. | F1>F2>(M+m)g | D. | F1<(M+m)g,F(xiàn)2>(M+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用邏輯推理論證重的物體和輕的物體下落一樣快 | |
B. | 麥克斯韋提出了完整的電磁場理論,并通過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 |
C. | 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后,卡文迪許首次在實驗室里測出了引力常量 | |
D. | 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后,安培通過實驗總結出電流與電流產(chǎn)生磁場的方向間的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v1一定小于v2 | |
B. | 時間$t=\fracj4argzr{{{v_1}sinθ}}$ | |
C. | 若要小船渡河時間最短,v1的方向要垂直指向?qū)Π?/td> | |
D. | 若v1增大,要小船仍然正好到達正對岸B處,在水流速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還必須適當減小θ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同一個人在赤道上的體重將增大 | |
B. | 同一位置豎直起跳時可以跳得更高 | |
C. | 相同高度以相同初速度一平拋的物體會拋得更遠 | |
D. | 地球同步衛(wèi)星距地面的高度將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