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①鐵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中點時刻的瞬時速度;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式即可求出加速度;
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表達式,確定待測量;
③為了提高木塊與木板間摩擦力因數(shù)μ的測量精度,可行的措施是A點與傳感器位移適當大些或減小斜面的傾角.
解答 解:①根據(jù)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中點時刻的瞬時速度,
得0.6s末的速度為:v=$\frac{0.24-0}{0.4}$m/s=0.6m/s,
0.2s末的速度為:v′=$\frac{0.32-0.24}{0.4}$=0.2m/s,
則木塊的加速度為:a=$\frac{v-v′}{t}$=$\frac{0.6-0.2}{0.4}$=1m/s2.
②選取木塊為研究的對象,木塊沿斜面方向是受力:ma=mgsinθ-μmgcosθ
得:μ=$\frac{gsinθ-a}{gcosθ}$
所以要測定摩擦因數(shù),還需要測出斜面的傾角θ,故需要知道A點的高度h;
故選C;
③在實驗中,誤差注意是偶然誤差,為了減少誤差,應使木塊的運動時間長一些,可以減小斜面的傾角、增加木塊在斜面上滑行的位移等,傳感器開始的計時時刻不一定必須是木塊從A點釋放的時刻.故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
①0.6,1;
②C;
③B.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以及會通過實驗的原理得出動摩擦因數(shù)的表達式,從而確定所需測量的物理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安培最早測定了元電荷 e的數(shù)值 | |
B. | 奧斯特首先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 | |
C. | 富蘭克林提出的分子電流假說,揭示了磁現(xiàn)象的電本質(zhì) | |
D. | 法拉第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實驗研究確認了庫侖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僅減小勵磁線圈中電流,電子束徑跡的半徑變小 | |
B. | 僅降低電子槍加速電壓,電子束徑跡的半徑變小 | |
C. | 僅減小勵磁線圈中電流,電子做圓周運動的周期將變小 | |
D. | 僅降低電子槍加速電壓,電子做圓周運動的周期將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藍光LED在外界電壓驅(qū)動下,PN結的能級從基態(tài)躍遷到激發(fā)態(tài),再從激發(fā)態(tài)返回基態(tài)時輻射出藍光 | |
B. | 光的顏色由頻率決定,光子的能量與頻率成正比 | |
C. | 淘寶購買的LED元件,利用多用表測得其正向電阻很小,質(zhì)量可能很好 | |
D. | 淘寶購買的LED元件,用一節(jié)干電池接在其兩端,發(fā)現(xiàn)不發(fā)光,質(zhì)量一定很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先變小后變大 | B. | 先不變后變小 | C. | 先不變后變大 | D. | 先變大后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探測器在軌道Ⅰ上E點速率等于在軌道Ⅱ上E點速率 | |
B. | 探測器在軌道Ⅱ上某點的速率可能等于在軌道Ⅰ上速率 | |
C. | 探測器在軌道Ⅰ和軌道Ⅱ上的E處加速度相同 | |
D. | 探測器在軌道Ⅱ上遠離水星過程中,勢能和動能均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受到扶梯的摩擦力,乙不受摩擦力 | |
B. | 扶梯對甲乙的彈力相同 | |
C. | 扶梯對甲乙的彈力與甲乙的重力大小相等 | |
D. | 斜面對甲乙都不做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