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圖所示,一半徑為r=0.25m的圓筒水平放置,其中心軸線垂直于紙面,圓筒上有一個小孔A.當圓筒繞中心軸線勻速轉動且小孔A在O點右側與圓心O等高時,恰好有一個小球從小孔A沿水平向左方向進入圓筒,小球在圓筒中運動0.2s后又從小孔A離開圓筒,取g=10m/s2,求:
(1)小球從A點進入圓筒時的速度大小可能值;
(2)圓筒勻速轉動的角速度的可能值.

分析 (1)小球在圓筒中運動過程中下落高度為h,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基本公式結合幾何關系求出速度即可;
(2)分圓筒順時針轉動和逆時針轉動兩種情況分析,求出圓筒在0.2s內(nèi)轉過的角度(用弧度為單位),再根據(jù)角速度的定義式求解可能的角速度,注意周期性.

解答 解:如圖所示,設小球離開圓筒時,小孔A轉到B或C位置.
(1)小球在圓筒中運動過程中下落高度為h,
h=$\frac{1}{2}$gt2,
cosθ=$\frac{h}{r}$,
θ=37°,
小球從A點進入圓筒時的速度大小為v1時,小球從B位置離開圓筒
則 r+rsinθ=v1t,
小球從A點進入圓筒時的速度大小為v2時,小球從C位置離開圓筒
則   r-rsinθ=v2t,
解得v1=2m/s,v2=0.5 m/s,
(2)若圓筒順時針轉動,在0.2s內(nèi)轉過的角度(用弧度為單位)應為
α1=$\frac{2π(90°-θ)}{360}$+2πk(k=0、1、2、3…),
或 α2=$\frac{2π(90°+θ)}{360}$+2πk (k=0、1、2、3…),
則圓筒勻速轉動的角速度可能為
ω1=$\frac{{α}_{1}}{t}$=$\frac{53π}{36}$+10πk(k=0、1、2、3…),
ω2=$\frac{{α}_{2}}{t}$=$\frac{127π}{36}$+10πk(k=0、1、2、3…),
若圓筒逆時針轉動,在0.2s內(nèi)轉過的角度(用弧度為單位)應為
α3=$\frac{2π(270°-θ)}{360}$+2πk(k=0、1、2、3…),
或 α4=$\frac{2π(270°+θ)}{360}$+2πk(k=0、1、2、3…),
則圓筒勻速轉動的角速度可能為
ω3=$\frac{{α}_{3}}{t}$=$\frac{233π}{36}$+10πk(k=0、1、2、3…),
ω4=$\frac{{α}_{4}}{t}$=$\frac{307π}{36}$+10πk(k=0、1、2、3…).
答:(1)小球從A點進入圓筒時的速度大小可能值為2m/s或0.5m/s;
(2)圓筒勻速轉動的角速度的可能值為$\frac{53π}{36}$+10πk(k=0、1、2、3…)、$\frac{127π}{36}$+10πk(k=0、1、2、3…)、$\frac{233π}{36}$+10πk(k=0、1、2、3…)或$\frac{307π}{36}$+10πk(k=0、1、2、3…).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平拋運動基本公式以及勻速圓周運動的特點,在求解角速度時,既要分兩種情況求解,又要注意周期性,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陳述中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
A.安培首先提出了磁場對運動電荷有力作用
B.牛頓是在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假想推理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
C.法拉第提出了場的概念并用電場線形象地描述電場
D.奧斯特首先發(fā)現(xiàn)了電和磁有聯(liá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重為G的物體受到斜向上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恒力F的作用,物體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f.則( 。
A.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等于G
B.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小于G
C.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小于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
D.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f等于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物理學發(fā)展的過程中,許多物理學家的科學研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在對以下幾位物理學家所作科學貢獻的敘述中,正確的說法是(  )
A.牛頓最早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說的觀點,并報據(jù)開普勒對行星運動觀察記錄的數(shù)據(jù),應用嚴密的數(shù)學運算和橢圓軌道假說,得出了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
C.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用實驗的方法測出引力常量G
D.伽利略根據(jù)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實驗和“理想實驗”建立了慣性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如圖所示為利用醫(yī)用吊瓶水平噴出的細水柱顯示平拋軌進的實驗.關于這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C
A.為便于觀察水柱,注射針頭的針管應越粗越好
B.插入瓶中的另一根細管A的作用,是保持從噴嘴射出水流的速度,使其不隨瓶內(nèi)水面的下降而減小
C.改變瓶與注射針頭管口的豎直距離即可控制水流平拋運動的初速度
D.由于水流離開注射針頭的速度不能保持不變,故該實驗的實驗誤差很大
(2)根據(jù)上圖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水流離開針管口的初速度v=0.78m/s.(g=9.8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甲、乙兩質(zhì)點在一直線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v-t 圖象如圖所示,在3s末兩質(zhì)點在途中相遇,兩質(zhì)點出發(fā)點間的距離是( 。
A.甲在乙之前3mB.乙在甲之前3mC.甲在乙之前4mD.乙在甲之前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光電效應和康普頓效應都說明光具有粒子性
B.湯姆孫發(fā)現(xiàn)了電子,說明原子核有自身的結構
C.有核能釋放的核反應就一定有質(zhì)量虧損
D.普朗克通過研究黑體輻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為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E.一個氫原子從n=3的激發(fā)態(tài)向基態(tài)躍遷時,最多可放出3種不同頻率的光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所示,兩個小球A、B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相向運動,它們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速度分別是vA=3m/s(設為正方向),vB=-2m/s.兩球右側有一豎直墻壁,假設兩球之間、球與墻壁之間發(fā)生正碰時均無機械能損失,為了使兩球至少能夠發(fā)生兩次碰撞,兩球的質(zhì)量之比$\frac{{m}_{1}}{{m}_{2}}$可能為(  )
A.$\frac{9}{11}$B.$\frac{5}{6}$C.$\frac{3}{2}$D.$\frac{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所示,斜面傾角為θ,從斜面的P點分別以v0和2v0的速度水平拋出A、B兩個小球,不計空氣阻力,若兩小球均落在斜面上且不發(fā)生反彈,則( 。
A.A、B兩球的水平位移之比為1:4
B.A、B兩球飛行時間之比為1:4
C.A、B兩球下落的高度之比為1:2
D.A、B兩球落到斜面上的速度大小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