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甲所示,A、B是一條電場線上的兩點,當(dāng)一個帶正電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只在電場力作用下沿AB由A點運動到B點,其速度-時間圖象如圖乙所示,粒子到達(dá)B點時速度恰為零.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點的電場強度一定大于B點的電場強度
B.粒子在A點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點的加速度
C.該電場可能是負(fù)點電荷產(chǎn)生的
D.A點的電勢一定低于B點的電勢

分析 根據(jù)速度時間圖線得出加速度是否變化,從而得出電場強度的大小關(guān)系.根據(jù)電場力的方向得出電場強度的方向,從而確定電勢的高低.

解答 解:A、由速度時間圖線知,粒子從A點到B點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變,即A點電場強度與B點電場強度相等,該電場不是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故A、B、C錯誤.
D、粒子做減速運動,知電場力的方向由B指向A,則電場強度的方向由B指向A,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則A點的電勢一定低于B點,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根據(jù)圖象考查對電場的認(rèn)識,要求學(xué)生能從圖象中找出加速度的大小及速度的變化.知道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某同學(xué)利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
(1)請指出該同學(xué)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錯誤或不當(dāng):
①打點計時器應(yīng)接交流電源;②重物釋放時應(yīng)緊靠打點計時器.
(2)圖2是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則打點計時器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為vc=0.49m/s,小車的加速度a=0.42m/s2(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宇宙射線中存在高能帶電粒子,假如大氣層被破壞,這些粒子就會到達(dá)地球,從而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危害,根據(jù)地磁場的分布特點,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地磁場對直射地球的宇宙射線的阻擋作用在南北兩極最強,赤道附近最弱
B.地磁場對直射地球的宇宙射線的阻擋作用在赤道附近最強,南北兩極最弱
C.地磁場對宇宙射線的阻擋作用在地球周圍各處相同
D.地磁場對宇宙射線無阻擋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有兩個力,一個是9N,一個是5N,它們的合力可能是( 。
A.2 NB.8 NC.14 ND.2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在勻強電場中,某時刻放入一個初速度為零的負(fù)電荷.若電荷只受電場力的作用且可以自由移動,則在此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場力一定對電荷做正功
B.電荷的電勢能一定減小
C.電荷只能在電場線上運動
D.電荷從電勢低的地方向電勢高的地方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用20分度游標(biāo)卡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讀數(shù)如圖所示,則該物體的長度為37.45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如圖所示,一輕彈簧一端與豎直墻壁相連,另一端與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長木板左端接觸,輕彈簧處于原長,長木板的質(zhì)量為M,一物塊以初速度v0從長木板的右端向左滑上長木板,在長木板向左運動的過程中,物塊一直相對于木板向左滑動,物塊的質(zhì)量為m,物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輕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當(dāng)木板速度達(dá)到最大時,物塊的速度為v,當(dāng)彈簧的壓縮量達(dá)到最大時,物塊剛好滑到長木板的左端,且相對于木板的速度剛好為零,已知長木板的長度為L,求:

(1)物塊滑上木板的一瞬間,木板的加速度的大;
(2)木板速度達(dá)到最大時,物塊距木板右端的距離;
(3)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是甲、乙兩物體相對同一原點的s-t圖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都做變速直線運動B.甲、乙運動的出發(fā)點相距s1
C.甲比乙晚出發(fā)t1時間D.乙比甲的運動要快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m=1kg的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以v0=10m/s的初速度從粗糙斜面上的P點沿斜面向上運動到達(dá)最高點后,又沿原路返回,其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斜面固定且足夠長.且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塊所受的重力與摩擦力之比為3:2
B.在t=1s到t=6s的時間內(nèi)物塊所受重力的平均功率為50W
C.在t=6s時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為40W
D.在t=0到t=1s時間內(nèi)機械能的變化量大小與t=1s到t=6s時間內(nèi)機械能變化量大小之比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