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14.一個質量為0.3kg的物體沿水平面做直線運動,如圖所示,圖線a表示物體受水平拉力時的v-t圖象,圖線b表示撤去水平拉力后物體繼續(xù)運動的v-t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平拉力的大小為0.1N,方向與摩擦力方向相同
B.水平拉力作用下物體滑行12m
C.撤去拉力后物體還能滑行7.5m
D.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

分析 根據(jù)速度時間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求出加速度,再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即可解得水平拉力的大��;根據(jù)運動學位移速度公式即可求得撤去拉力后物體又滑行的位移;撤去拉力后摩擦力提供加速度,根據(jù)牛犢第二定律及滑動摩擦力公式即可求得動摩擦因數(shù).

解答 解:A、由圖可知,撤去拉力后加速度減小,故說明水平拉力與物體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根據(jù)速度圖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得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
0-3s內(nèi):a1=vt=533=23m/s2;
3-6s內(nèi):a2=323m/s2=13m/s2;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3-6s內(nèi):摩擦力大小為:f=ma2=0.1N
0-3s內(nèi):F+f=ma1,得:F=0.1N,方向與摩擦力方向相同.故A正確.
B、根據(jù)“面積”表示位移,可知水平拉力作用下物體滑行為 x=5+32×3m=12m,故B正確.
C、設撤去拉力后物體還能滑行距離為s,則由動能定理得:
-fs=0-12mv2;
得:s=mv22f=0.3×322×0.1m=13.5m;故C錯誤;
D、由f=μmg得:μ=fmg≈0.03.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本題在根據(jù)識別圖象的兩個意義: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積”大小等于位移x的基礎上,由W=Fx求水平拉力對物體做功,由f=μmg求解動摩擦因數(sh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圖示的電路中,電源的內(nèi)阻不能忽略.已知定值電阻R1=10Ω,R2=8Ω.當單刀雙擲開關S置于位置1時,電壓表讀數(shù)為2V.則當S置于位置2時,電壓表讀數(shù)的可能值為(  )
A.2.2VB.1.9VC.1.6VD.1.3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一個電流表的滿偏電流Ig=1mA,內(nèi)阻為500Ω,要把它改裝成一個量程為5V的電壓表,則應在電流表上( �。�
A.串聯(lián)一個4.5kΩ的電阻B.并聯(lián)一個4.5kΩ的電阻
C.串聯(lián)一個5kΩ的電阻D.并聯(lián)一個5kΩ的電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靜電場中,將一電子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了正功,則( �。�
A.A點的電場強度一定大于B點的電場強度
B.電場強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點指向點B
C.電子在A點的電勢能一定比在B點大
D.A點的電勢一定比點高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中,設計出如下的實驗方案,其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已知小車質量M=214.6g,砝碼盤質量m0=7.8g,所使用的打點計時器交流電頻率f=50Hz.其實驗步驟是:
A.按圖中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
B.調節(jié)長木板的傾角,輕推小車后,使小車能沿長木板向下做勻速運動;
C.取下細繩和砝碼盤,記下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m;
D.先接通電源,再放開小車,打出一條紙帶,由紙帶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
E.重新掛上細繩和砝碼盤,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重復B-D步驟,求得小車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下列問題:
(1)按上述方案做實驗,是否要求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否(填“是”或“否”).
(2)實驗中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0.88m/s2
(3)某同學將有關測量數(shù)據(jù)填入他所設計的表格中,如下表,
次數(shù)12345
砝碼盤中砝碼
的重力F/N
0.100.200.290.390.49
小車的加速度
a/(m•s-2
0.881.441.842.382.89
他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畫出a-F圖象(如圖3所示).造成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一條最主要原因是:在計算小車所受的合外力時未計入砝碼盤的重力.從該圖線延長線與橫軸的交點可求出的物理量是砝碼盤的重力,其大小為0.08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在“探究力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如圖).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其中正確的是( �。�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D.兩次操作過程中必須確保橡皮筋和繩子的結點在同一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圖甲為顯像管工作原理示意圖,陰極K發(fā)射的電子束(初速不計)經(jīng)電壓為U的加速電場后,進入一圓形勻強磁場區(qū),磁場方向垂直于圓面(以垂直圓面向里為正方向),磁場區(qū)的中心為O,半徑為r,熒光屏MN到磁場區(qū)中心O的距離為L.當不加磁場時,電子束將通過O點垂直打到屏幕的中心P點.當磁場的磁感應強度隨時間按圖乙所示的規(guī)律變化時,在熒光屏上得到一條長為23L的亮線.由于電子通過磁場區(qū)的時間很短,可以認為在每個電子通過磁場區(qū)的過程中磁感應強度不變.已知電子的電荷量為e,質量為m,不計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及所受的重力.求:

(1)電子打到熒光屏上時速度的大�。�
(2)磁場磁感應強度的最大值B0;
(3)磁感應強度為B0時,電子通過磁場區(qū)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下列各物理量關系式正確的是( �。�
A.I=URB.I=QtC.E=UdD.W=U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電容器的電容C=2.0×10-8F,如果電容器兩極板電壓增加了10V,則電容器的帶電量變化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