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7.在高處的同一點將三個質量相同的小球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分別上拋,平拋和下拋,則( 。
A.從拋出到落地過程中,重力對它們做功相同
B.從拋出到落地過程中,重力對它們的平均功率相同
C.三個小球落地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相同
D.三個小球落地時的速度相同

分析 根據動能定理判斷三個物體落地時的速度大小,平拋運動和豎直上拋、豎直下拋運動落地時的速度方向不同,根據P=mgvcosθ比較重力做功的功率,根據運動的時間,比較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解答 解:A、根據W=mgh可知,從拋出到落地過程中,重力對它們做功相同,故A正確;
B、三個物體落地的時間不等,根據P=$\frac{W}{t}$知,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不等.故B錯誤.
C、根據動能定理得,mgh=$\frac{1}{2}m{v}^{2}-\frac{1}{2}m{{v}_{0}}^{2}$,重力做功相等,則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相等,根據P=mgvcosθ,知落地時豎直上拋和豎直下拋運動的重力功率相等,但是與平拋運動的重力功率不等.故C錯誤.
D、三個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與首末位置的高度差有關,以及掌握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的區(qū)別,知道如何求解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在《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的實驗中,裝置如圖1所示,雙縫間的距離d=3.0mm.

(1)若測定紅光的波長,應選用紅色的濾光片.實驗時需要測定的物理量有l(wèi)和△x.
(2)若測得雙縫與屏之間的距離為0.700 0m,通過測量頭(與螺旋測微器原理相似,手輪轉動一周,分劃板前進或后退0.500mm)觀察第1條亮紋的位置如圖2-甲所示,觀察第5條亮紋的位置如圖2-乙所示.則可求出紅光的波長λ=6.86×10-7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兩個質量均為m的小木塊a和b(可視為質點)放在水平圓盤上,a與轉軸OO′的距離為L,b與轉軸的距離為2L.木塊與圓盤的最大靜摩擦力為木塊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若圓盤從靜止開始繞轉軸緩慢地加速轉動,用ω表示圓盤轉動的角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所受的摩擦力始終相等
B.b一定比a先開始滑動
C.ω=$\sqrt{\frac{kg}{2l}}$是b開始滑動的臨界角速度
D.當ω=$\sqrt{\frac{2kg}{3l}}$時,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k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圍擴展開去,由此可知( 。
A.介質中各質點由近及遠地傳播開去
B.介質中質點的振動速度就是波傳播的速度
C.介質點振動的能量由近及遠傳播開去
D.介質質點既有振動又有遷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現(xiàn)有毛玻璃屏A、雙縫B、白光光源C、單縫D和透紅光的濾光片E等光學元件,要把它們放在如圖1所示的光具座上組裝成雙縫干涉裝置,用以測量紅光的波長.

(1)將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學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學元件的字母排列順序應為C、E、D、B、A.
(2)本實驗的步驟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側的元件,調節(jié)光源高度,使光 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軸線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順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學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軸線上;
③用米尺測量雙縫到屏的距離;
④用測量頭(其讀數(shù)方法同螺旋測微器)測量數(shù)條亮紋間的距離.
在操作步驟②時還應注意使單縫和雙縫間距5cm~10cm,單縫與雙縫相互平行
(3)將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亮紋中心對齊,將該亮紋定為第1條亮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shù)如圖2所示.然后同方向轉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第6條亮紋中心對齊,記下此時如圖3手輪上的示數(shù)13.870mm,求得相鄰亮紋的間距△x為2.31mm.
(4)已知雙縫間距d為2.0×10-4m,測得雙縫到屏的距離l為0.700m,由計算式λ=$\frac7id77r2{l}•△x$,求得所測紅光波長為660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在半徑為R的水平圓盤的正上方高h處水平拋出一個小球,圓盤做勻速轉動,當圓盤半徑OB轉到與小球水平初速度方向平行時,小球開始拋出,要使小球恰好落在B點,求小球的初速度v和圓盤轉動的角速度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雙選)在“嫦娥一號”衛(wèi)星對月球探索中,月球土壤里大量存在著一種叫做“氦”的化學元素,是熱核聚變的重要原料.科學家初步估計月球上至少有100萬噸“氦3(${\;}_{2}^{3}$He)”,如果相關技術開發(fā)成功,將可為地球帶來取之不盡的能源.關于“氦3(${\;}_{2}^{3}$He)”與氘核聚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核反應方程為${\;}_{2}^{3}$He+${\;}_{1}^{2}$H→${\;}_{2}^{4}$He+${\;}_{1}^{1}$H
B.核反應生成物的質量將大于參加反應物質的質量
C.“氦3(${\;}_{2}^{3}$He)”一個核子的結合能大于“氦  4(${\;}_{2}^{4}$He)”一個核子的結合能
D.“氦 3(${\;}_{2}^{3}$He)”的原子核與一個氘核發(fā)生聚變將放出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做斜上拋運動的物體初速度與水平地面所成的角θ=53°,v0=25m/s,則到達最高點所用的時間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t=0時刻質點位于x=-2m處,沿x軸正向做直線運動,其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4 s時,質點在x=1m處
B.第3s內和第4s內,質點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C.第3s內和第4s內,質點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D.0~2 s內和0~4 s內,質點的平均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