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B反彈過程中,在P處物塊B與A分離 | |
B. | A、B反彈過程中,在P處物塊A具有最大動能 | |
C. | B可能回到Q處 | |
D. | A、B從最低點向上運動到P處的過程中,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
分析 B與A相碰撞后,立即具有相同的速度,系統(tǒng)的機械能減。瓵、B反彈過程中,當(dāng)彈簧恢復(fù)到原長時,物塊B與C分離.由于系統(tǒng)的機械能損失,B不可能回到Q處.分析整體的受力情況,來判斷運動情況.
解答 解:A、在A、B反彈過程中,當(dāng)物塊B與A剛分離時,A對B沒有彈力,B只受重力,A和B的加速度均為g,由牛頓第二定律得知,彈簧處于原長狀態(tài),此位置在P點的上方.故A錯誤.
BD、A、B從最低點向上運動到P處的過程中,彈簧的彈力先大于整體的總重力,后小于總重力,整體先向上加速,后向上減速,即速度先增大后減。(dāng)彈力等于總重力時,速度最大,此時物塊的位置在P點的下方,故B錯誤,D正確.
C、根據(jù)動量守恒得知,AB碰撞后速度小于碰撞前B的速度,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的機械能有損失,所以B不可能回到Q處.故C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屬于含有非彈性碰撞的過程,運用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結(jié)合進行分析.根據(jù)物塊C與B剛分離時,A對B沒有彈力,加速度為g,分析物體B的位置.要注意非彈性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的機械能不守恒.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板右移 | B. | A板上移 | ||
C. | 插入電解質(zhì) | D. | 增加極板上的電荷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 |
B. | 物體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 | |
C. | 若物體受變力的作用,則物體必做曲線運動 | |
D. | 若物體做曲線運動,則物體必受變力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子彈與木塊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 |
B. | 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等于f(d+s) | |
C. | 子彈動能的減少量大于f d | |
D. | 系統(tǒng)機械能轉(zhuǎn)變?yōu)閮?nèi)能的量等于f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a}^{3}{T}^{4}}{16{π}^{4}G}$ | B. | $\frac{{a}^{2}{T}^{2}}{4{π}^{2}G}$ | C. | $\frac{4{π}^{2}{h}^{3}}{G{T}^{2}}$ | D. | $\frac{a{h}^{2}}{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在勻速運動之前做加速度越來越大的加速運動 | |
B. | 物體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 | |
C. | 比例系數(shù)k=$\frac{2}{3}$N•s/m | |
D. | 根據(jù)題目條件無法求出比例系數(shù)k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