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是物理學(xué)中一種常用的方法.下面四個物理量表達式中不屬于比值法定義式的是( 。
A.導(dǎo)體的電阻$R=ρ\frac{l}{s}$B.加速度a=$\frac{F}{m}$
C.電場強度E=k$\frac{Q}{{r}^{2}}$D.電容器的電容$C=\frac{Q}{U}$

分析 電容、電阻等均采用比值定義法,明確比值定義法的性質(zhì)及其特點進行作答.

解答 解:A、導(dǎo)體的電阻$R=ρ\frac{l}{s}$中電阻與導(dǎo)線長度、橫截面積及電阻率有關(guān),不屬于比值定義法,故A錯誤;
B、加速度中a取決于力的大小,不屬于比值定義法,故B錯誤;
C、點電荷的電場強度E取決于電量及距離,與電量有關(guān);不屬于比值定義法,故C錯誤;
D、電容的定義式中,C與兩板間的電量及兩板間的電勢差無關(guān),屬于比值定義法,故D正確;
本題選擇不屬于的,故選:ABC.

點評 用比值定義法所定義的物理量有:電場強度、磁感應(yīng)強度、電阻、電容等等,注意它們均是由本身的性質(zhì)決定的,和定義它們的物理量無關(guān).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如圖所示,A、B兩點分別是斜面的頂端、底端,C、D是斜面上的兩個點,LAC:LCD:LDB=1:3:3,E點在B點正上方并與A點等高.從E點水平拋出質(zhì)量相等的兩個小球,球a落在C點,球b落在D點,球a和球b從拋出到落在斜面上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 。
A.兩球動能增加量之比為1:2B.兩球重力做功之比為l:3
C.兩球運動時間之比為l:2D.兩球拋出時初速度之比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將質(zhì)量為m的小球以速度v0由地面豎直向上拋出.小球落回地面時,其速度大小為$\frac{4{v}_{0}}{5}$.設(shè)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的大小不變,則空氣阻力的大小等于(  )
A.$\frac{4mg}{5}$B.$\frac{9mg}{16}$C.$\frac{7mg}{25}$D.$\frac{9mg}{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用彈簧秤沿水平方向拉著一個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秤的讀數(shù)是0.8N.后再用彈簧秤沿水平方向拉著這個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彈簧秤的讀數(shù)是2.4N時,測得加速度的大小是0.4m/s2.則這個物體的質(zhì)量為4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圖為在“研究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A、B、C、D為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0.1s,則物體的加速度為2.55m/s2,打B點時物體的瞬時速度為0.5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kg的小球穿在斜桿上,保持靜止,斜桿與水平方向成θ=30°,球與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u=$\frac{\sqrt{3}}{6}$.小球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若F=20N,取g=10m/s2
(1)則小球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多少?方向怎樣?
(2)若F作用2s后改為豎直向下,大小仍為20N,則整個過程中小球沿斜桿上行的距離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在“驗證牛頓運動定律”的實驗中,采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用m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可由小車后拖動的紙帶打上的點計算出.
①當M與m的大小關(guān)系滿足M>>m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及盤中砝碼的重力.
②一組同學(xué)在做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時,保持盤及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一定,改變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測出相應(yīng)的加速度,采用圖象法處理數(shù)據(jù).為了比較容易地檢查出加速度a與質(zhì)量M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作a與$\frac{1}{M}$的圖象.
③如圖2所示為甲同學(xué)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作出的a-F圖線,說明實驗存在的問題是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④小車帶動紙帶通過電火花計時器,打出的部分計數(shù)點如圖3所示.每相鄰兩點間還有四點未畫出來,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是220V、T=0.02s的交流電,求:電火花計時器打第2個計數(shù)點時,小車的速度v2=0.49m/s,小車的加速度a=0.88m/s2.(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跳傘員跳傘過程中,降落傘下落一定時間后的運動是勻速的.沒有風的時候,跳傘員著地的速度是5m/s.現(xiàn)在有風,風使他以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向東移動,問:跳傘員將以多大的速度著地?這個速度的方向怎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如圖所示,木板A質(zhì)量mA=1kg,足夠長的木板B質(zhì)量mB=4kg,質(zhì)量為mC=4kg的木板C置于木板B上,水平地面光滑,B.C之間存在摩擦,開始時B.C均靜止,現(xiàn)使A以v0=12m/s的初速度向右運動,與B碰撞后以4m/s的速度彈回,碰撞時間極短.(g=10m/s2),
(1)求B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率vBm;
(2)如碰撞后C在B上滑行距離d=2m,求B.C間動摩擦因數(shù)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