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乙兩電阻R1、R2中的電流I和電壓U的關系圖線如圖所示,可知兩電阻的大小之比R1:R2等于( 。
A.$\sqrt{2}$:1B.2:1C.1:$\sqrt{2}$D.1:2

分析 從U-I圖線上任找兩電阻兩端的電壓和相對應的電流,根據(jù)歐姆定律分別求出R1、R2的阻值.

解答 解:由圖可知,當電流均為3V時,甲的電壓為U1=15V,乙的電壓為U2=30V;則由歐姆定律可知,
$\frac{{R}_{1}}{{R}_{2}}$=$\frac{{U}_{1}}{{U}_{2}}$=$\frac{1}{2}$;
故選:D.

點評 本題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求解電阻比值,也可以先分別求出兩電阻,再求比值.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初速度為v1,末速度為v2,則這段時間的中間時刻速度為$\frac{{v}_{1}+{v}_{2}}{2}$,這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速度為$\sqrt{\frac{{v}_{1}^{2}+{v}_{2}^{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A、B兩點相距100米,一物體做沿直線從A點運動到B點,前40m速度為8m/s,后60米速度為4m/s,則全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用長為L的絕緣細線懸掛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靜止時懸線向左與豎直方向成θ角,重力加速度為g.
(1)求電場強度E.
(2)若在某時刻給小球一個沿切線方向的初速度v0,小球恰好能在豎直平面內做完整的圓周運動,求v0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有三個共點力,其大小分別為20牛頓、6牛頓、15牛頓,其合力范圍是0到4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在“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中,某同學測得了七組數(shù)據(jù)(如表).
1234567
U/v1.221.020.880.600.630.510.48
I/A0.20.40.50.60.70.81.0
根據(jù)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中已描好點,試作出U-I圖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關于點電荷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體積很小的帶電體才能看做點電荷
B.體積很大的帶電體一定不能看做點電荷
C.任何帶電體都可以看做點電荷
D.當兩個帶電體的形狀和大小對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的影響可以忽略時,這兩個帶電體就可以看做點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用圖示的裝置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先將球a從斜槽軌道上某固定點處由靜止開始滾下,在水平地面的記錄紙上留下壓痕,重復10次,再把同樣大小的球b放在斜槽軌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處靜止,讓球a仍從原固定點由靜止開始滾下,且與b球彈性相碰,碰后兩球分別落在記錄紙上的不同位置,重復10次.(兩球都在斜槽末端處的O點正上方水平飛出,且ma>mb)
(1)本實驗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是AF
A. 小球a、b的質量ma、mb
B. 小球a、b的半徑r
C. 斜槽軌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D. 球a的固定釋放點到斜槽軌道末端的高度差h
E. 小球a、b離開軌道后做平拋運動的飛行時間
F. 記錄紙上O點到兩小球的平均落點位置A、B、C的距離$\overrightarrow{OA}$、$\overrightarrow{OB}$、$\overrightarrow{OC}$
(2)放上被碰小球,兩球(ma>mb)相碰后,小球a、b的平均落點位置依次是圖中A點和C點.
(3)利用該實驗測得的物理量,也可以判斷兩球碰撞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判斷的依據(jù)是看ma$\overrightarrow{OB}$2與${m_a}\overline{O{A^2}}+{m_b}\overline{O{C^2}}$在誤差允許范圍內是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電阻不計的兩條平行導軌間距為L,兩端各接有阻值為R的電阻和電容為C的電容器.導軌水平豎直放置在與之垂直的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金屬桿ab長為2L,a端與導軌鉸接,其電阻不計.a(chǎn)b桿自豎直位置由靜止開始繞a順時針沿光滑的導軌平面倒下,當桿轉過60°角時角速度為ω,求整個倒下過程中通過R的電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