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圖所示,用輕彈簧豎直懸掛的質(zhì)量為m物體,靜止時彈簧伸長量為L0現(xiàn)用該彈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質(zhì)量為2m的物體,系統(tǒng)靜止時彈簧伸長量也為L0斜面傾角為30°,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等于零
B.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大小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C.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大小為$\sqrt{3}$mg,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D.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大小為mg,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分析 用輕彈簧豎直懸掛質(zhì)量為m的物體時,物體受到的重力和彈力二力平衡;用該彈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質(zhì)量為2m的物體,對物體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假設有沿著斜面向上的靜摩擦力,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列式求解出摩擦力.

解答 解:A、B、用輕彈簧豎直懸掛質(zhì)量為m的物體時,物體受到的重力和彈力二力平衡,有:
mg=kL0…①
用該彈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質(zhì)量為2m的物體,對物體受力分析,如圖

將重力沿坐標軸方向正交分解,得到
kL0+f-2mgsinθ=0…②
由①②得到:f=0.故A正確,B錯誤;
C、D、垂直于斜面的方向:N-2mgcosθ=0…③
所以:N=$\sqrt{3}mg$,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C正確,D錯誤.
故選:AC.

點評 本題關鍵對物體受力分析后,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運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分析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石河子一中高一上11.12周考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用水平力F將同種材料不同質(zhì)量的物體壓到一豎直墻壁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物體保持靜止,則質(zhì)量越大,物體所受摩擦力越大

B. 若物體保持靜止,則F越大,物體所受摩擦力越大

C. 若物體沿墻壁向下滑動,則F越大,物體所受摩擦力越大

D. 若物體沿墻壁向下滑動,則質(zhì)量越大,物體所受摩擦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兩個分別帶有電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屬小球(均可視為點電荷),在相距為r的兩處,它們間的庫侖力的大小為F,當兩小球接觸后分開,且間距離變?yōu)?r時,則兩小球間庫侖力的大小為( 。
A.$\frac{F}{12}$B.$\frac{3F}{4}$C.$\frac{3F}{3}$D.12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一個電容器與電池相連,增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距離,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電容器電容增大
B.電容器極板電量增加
C.在增大極板間距離過程中,電路中電流方向如圖所示
D.原來靜止在電容器極板間的電荷將向上加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所示,是一個物體向東運動的v-t圖象,由圖可求得物體在第30秒時的速度大小為30m/s.物體在0-10s內(nèi)的加速度大小為3m/s2,0-60s內(nèi)的物體的位移大小為135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已知火車出站后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出站時的速度大小是36km/h,火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5m/s2,問:火車出站20s時的速度大小是多少?這段時間的位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玻璃半圓柱體的半徑為R,橫截面如圖所示,圓心為O,A為圓柱體上一點,光束1指向圓心,方向與AO夾角為30°,光束2的入射點為B,方向與底面垂直,∠AOB=60°,已知玻璃對這種光的折射率n=$\sqrt{3}$.求:兩束光線經(jīng)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點與O點的距離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一質(zhì)量為2kg的木塊以4m/s初速度從傾角為37°的斜面底端向上滑行(斜面足夠長且始終保持靜止),木塊上滑的最大距離為1m,求:
(1)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木塊再滑到原出發(fā)點的速度大;
(3)從底端出發(fā)到再回到原出發(fā)點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懸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運動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熱運動
B.滿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觀過程并不都可以自發(fā)地進行
C.彩色液晶顯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學性質(zhì)具有各向異性的特點
D.如果氣體分子總數(shù)不變而氣體溫度升高,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那么壓強必然增大
E.干濕泡濕度計的濕泡顯示的溫度低于干泡顯示的溫度,這是濕泡外紗布中的水蒸發(fā)吸熱的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