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球殼內(nèi)部球心位置放置正點電荷Q,球殼內(nèi)A點,殼壁中B點、D點,殼外C點,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B、D兩點的電勢相等
B.A、C兩點的電勢相等
C.如果球殼外部接地,B、D兩點的電勢等于零
D.φA>φBD>φC

分析 由電場的分布可知電場線,明確球殼為等勢體,根據(jù)沿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可得出電勢的關(guān)系.

解答 解:放在中心的正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如圖所示;故可知,球殼內(nèi)部電勢高于外部電勢;BD處在同一等勢體內(nèi);故B、D兩點的電勢相等;故電勢關(guān)系:φA>φBD>φC若球殼外部接地,則BD兩點的電勢均為零;
故ACD正確,B錯誤;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電場線的分布,要注意明確球心處放置電荷與球體外部放電荷的不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當電流通過電動機,電動機正常工作時電能主要轉(zhuǎn)化為機械能,只有一部分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這時電功率大于熱功率,而當電流通過白熾燈或純電阻時,電能幾乎全部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這時電功率等于熱功率.(請根據(jù)題意選擇:大于、小于、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虛線AO與沿水平方向的x軸的夾角為135°,x軸上、下方分別有如圖所示的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E1和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E2,且電場強度E1=E2=20N/C,x軸下方還存在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B,已知磁感應強度B=20T.現(xiàn)將一個帶正電微粒從虛線AO上的A點由靜止釋放,微粒恰能沿AO做直線運動.A點離原點O的距離d=$\frac{\sqrt{2}}{1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微粒從進入磁場區(qū)域開始到離開磁場區(qū)域所經(jīng)歷的時間t;
(2)微粒第一次回到OA直線上的某位置時,離原點O的距離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用伏安法測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現(xiàn)備有下列器材:
A.被測干電池一節(jié)                    B.電流表:量程0~0.6A,內(nèi)阻約為0.3Ω
C.電壓表:量程0~3V,內(nèi)阻約3kΩ    D.電壓表:量程0~15V,內(nèi)阻約15kΩ
E.滑動變阻器:0~10Ω,2A           F.滑動變阻器:0~100Ω,1A
G.開關(guān)、導線若干
請在現(xiàn)有器材的條件下,盡可能準確地測量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

(1)在上述器材中請選擇合適的器材:ABCEG  (填寫選項前的字母);
(2)實驗電路圖應選擇圖中的乙(填“甲”或“乙”).
(3)根據(jù)實驗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得到了如圖丙所示的U-I圖象,則干電池的電動勢E=1.5V,內(nèi)電阻r=1.0Ω(r計算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當左邊的線圈通以逆時間方向的電流時,天平恰好平衡,此時天平右邊砝碼的質(zhì)量為m.若將線圈中的電流改為順時針方向而大小不變時,則需在天平右邊增加質(zhì)量為△m的砝碼,通電線圈受到磁場力大小為多少(重力加速度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一小車上有一個固定的水平橫桿,左邊有一輕桿與豎直方向成θ角與橫桿固定,下端連接一小鐵球,橫桿右邊用一根細線吊一小鐵球,當小車向右做加速運動時,細線保持與豎直方向成α角,若θ≠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車勻速時,α=θ
B.輕桿對小球的彈力方向與細線平行
C.輕桿對小球的彈力方向沿著輕桿方向向上
D.輕桿對小球的彈力方向既不與細線平行,也不沿著輕桿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有一根細而均勻的導電材料,截面為同心圓環(huán)如圖1所示,已知這種材料的電阻率為ρ,長度為L,欲測量該樣品的內(nèi)徑,但內(nèi)徑太小,無法直接測量.現(xiàn)提供以下實驗器材:
A.螺旋測微器
B.電流表A1(量程50mA,內(nèi)阻r1=100Ω)
C.電流表A2(量程100mA,內(nèi)阻r2約為40Ω)
D.滑動變阻器R1(0-10Ω,額定電流2A)
E.直流電源E(12V,內(nèi)阻很。
F.上述導電材料R2(長L約為5cm,電阻約為100Ω)
G.開關(guān)一只,導線若干

請用上述器材設計一個盡可能精確地測量該樣品內(nèi)徑d的實驗方案,
①用螺旋測微器測得該樣品的外徑如圖2所示,其示數(shù)D=3.205mm.
②在圖3所給的方框中畫出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并標明所選器材
③用已知的物理量和所測得的物理量的符號表示樣品的內(nèi)徑d=$\sqrt{{D}^{2}-\frac{4ρL({I}_{2}-{I}_{1})}{π{I}_{1}{r}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某同學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板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鉛筆以代替定滑輪,細繩的兩端分別與彈簧秤的掛鉤和礦泉水瓶連接.在桌面上畫出兩條平行線MN、PQ,并測出間距d.開始時將木板置于MN處,現(xiàn)緩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剛剛開始運動為止,記下彈簧秤的示數(shù)F0,以此表示滑動摩擦力的大。賹⒛景宸呕卦幉醋,繼續(xù)向瓶中加水后,記下彈簧秤的示數(shù)F1,然后釋放木板,并用秒表記下木板運動到PQ處的時間t.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為a=$\frac{2d}{{t}^{2}}$
②改變瓶中水的質(zhì)量重復實驗,確定加速度a與彈簧秤示數(shù)F1的關(guān)系為$a=\frac{{F}_{1}-{F}_{0}}{m}$.圖2中能表示該同學實驗結(jié)果的是C.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變拉力的大小與掛鉤碼的方法相比,它的優(yōu)點是BC.
A.可以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
C.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獲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實驗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正向傳播,從波傳到x=1m的P點時開始計時,已知在t=0.4s時PM間第一次形成圖示波形,此時x=4m的M點正好在波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P點的起振方向向上
B.P點開始振動的方向一定沿y軸負方向
C.當M點開始振動時,P點正好在波谷
D.這列波的傳播速度是7.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