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內(nèi)其速度與時間圖象和該拉力的功率與時間的圖象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6s內(nèi)物體的位移大小為20m
B.0~6s內(nèi)拉力做功為70J
C.合力在0~6s內(nèi)做的功與0~2s內(nèi)做的功不相等
D.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5N

分析 速度圖象的“面積”表示位移.0~2s內(nèi)物體做勻加速運動,由速度圖象的斜率求出加速度,2~6s內(nèi)物體做勻速運動,拉力等于摩擦力,由P=Fv求出摩擦力,再由圖讀出P=30W時,v=6m/s,由F=$\frac{P}{v}$求出0~2s內(nèi)的拉力,由W=Fx求出0~2s內(nèi)的拉力做的功,由W=Pt求出2~6s內(nèi)拉力做的功.

解答 解:A、0~6s內(nèi)物體的位移大小x=$\frac{4+6}{2}$×6=30m,故A錯誤.
B、由圖1所示圖象可知,在0~2s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a=$\frac{△v}{△t}$=$\frac{6}{2}$=3m/s2,由圖1與圖2所示圖象可知,當P=30W時,v=6m/s,拉力:F=$\frac{P}{v}$=$\frac{30}{6}$=5N.在0~2s內(nèi)物體的位移為x1=6m,則拉力做功為W1=Fx1=5×6J=30J.2~6s內(nèi)拉力做的功W2=Pt=10×4J=40J.所以0~6s內(nèi)拉力做的功為W=W1+W2=70J.故B正確.
C、在2~6s內(nèi),物體做勻速運動,合力做零,則合外力在0~6s內(nèi)做的功與0~2s內(nèi)做的功相等.故C錯誤.
D、在2~6s內(nèi),v=6m/s,P=10W,物體做勻速運動,摩擦力f=F,得到f=F=$\frac{P}{v}$=$\frac{10}{6}$=$\frac{5}{3}$N.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解題關(guān)鍵是理解圖象的物理意義.求功的方法通常有三種:一是W=Flcosθ,F(xiàn)應(yīng)是恒力;二是W=Pt,當P恒定時;三是動能定理,特別是在計算變力做功的時候.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兩個物體用長L=9.8m的細繩連接在一起,從同一高度以1s的時間差先后自由下落,當繩子拉緊時,第二個物體下落的時間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A、B兩質(zhì)點沿同一直線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其運動情況在圖中由A、B兩條圖線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同時從靜止出發(fā),向相反的方向運動
B.t=1s時,B質(zhì)點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
C.t=2s時,A、B兩質(zhì)點相遇
D.t=4s時,A、B兩質(zhì)點相距3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飛機以150m/s的水平速度勻速飛行,某時刻讓A球落下,相隔1s又讓B球落下,不計空氣阻力,在以后的運動中,關(guān)于A球與B球的相對位置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A 球在B球的前下方,兩球間的距離保持不變
B.A 球在B球的后下方,兩球間的距離逐漸增大
C.A 球在B球的正下方,兩球間的距離保持不變
D.A 球在B球的正下方,兩球間的距離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a所示,將G=50N的物體靜止懸掛在輕質(zhì)彈簧上,彈簧伸長了2.0cm,彈簧的彈力是多大?將彈簧從掛鉤處摘下,在O點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50N的拉力,如圖b所示,物體仍然靜止,那么彈簧的伸長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可以用橡皮條、彈簧秤、細繩套等器材完成,回答下面的問題:

(1)實驗中,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第一次是通過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第二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關(guān)于這兩次拉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C;
A.兩次拉伸只要求將橡皮條拉到相同的長度即可
B.兩次必須將橡皮條和細繩的結(jié)點拉到相同位置
C.兩次拉伸時都應(yīng)同時記下彈簧秤的讀數(shù)和細繩伸長的方向
D.為減小實驗誤差,用一個彈簧秤拉時應(yīng)盡量把橡皮條往之前兩彈簧秤拉力的對角線方向拉
(2)某同學的實驗結(jié)果如圖(a)所示,圖中F′是力F1與F2合力的實驗值,通過比較F和F′來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
(3)實驗中,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被A、B兩只彈簧測力計拉伸至O點,F(xiàn)1、F2分別表示A、B兩只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如圖(b)所示.使彈簧測力計B從圖示位置開始順時針緩慢轉(zhuǎn)動至和A成90°角,在這一過程中保持O點和彈簧測力計A的拉伸方向不變,則在整個過程中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F1、F2的變化是A
A.F1減小,F(xiàn)2減小                 B.F1減小,F(xiàn)2增大
C.F1減小,F(xiàn)2先增大后減小         D.F1減小,F(xiàn)2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關(guān)于電動勢,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源電動勢等于電源正、負極之間的電勢差
B.用電壓表直接測量電源兩極得到的電壓數(shù)值,實際上總略小于電源電動勢的準確值
C.電源電動勢總等于內(nèi)、外電路上的電壓之和,所以它的數(shù)值與外電路的組成有關(guān)
D.在閉合電路中,當外電阻變大時,路端電壓增大,電源的電動勢也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由斜面底端的A點以某一初速度沖上傾角為30°的固定斜面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g,物體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在此過程中( 。
A.物體重力勢能增加了2mghB.物體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為$\frac{1}{2}$mg$\sqrt{gh}$
C.物體動能損失了mghD.系統(tǒng)生熱$\frac{1}{2}$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有一游標卡尺,用它測量一小球的直徑,如圖1所示的讀數(shù)是13.50mm.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根金屬絲的直徑,如圖2所示的讀數(shù)是0.68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