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0.用一個額定電壓為12V的燈泡做實驗,測得燈絲電阻隨燈泡兩端電壓變化關系圖線如圖所示,求:
(1)在正常發(fā)光下,燈泡的電功率為多大?
(2)將一定值電阻與燈泡串聯后接到20V電壓上,要使燈泡能正常發(fā)光,串聯的電阻為多大?
(3)當合上開關后,需要0.2s燈泡才能達到正常亮度,為什么這時電流比剛接通時?計算電流的最大值(圖中U=0時R=1Ω).

分析 (1)由圖讀出電壓為12V時電阻,求出在正常發(fā)光時,燈泡的電功率;
(2)由圖讀出電壓為0時的電阻,即室溫下的電阻;根據燈絲電阻與絕對溫度成正比列式求解正常發(fā)光條件下燈絲的溫度;
(3)根據串聯電路電流和電壓關系求出正常發(fā)光時流過燈泡的電流和兩端的電壓,由歐姆定律求出串聯的電阻.
(4)從溫度對電阻的影響分析答題,由歐姆定律求出最大電流.

解答 解:(1)由題圖知,正常發(fā)光時R=8Ω,故電功率為:
P=$\frac{{U}^{2}}{R}$=$\frac{1{2}^{2}}{8}$=18 W
(2)電阻的電壓為:U′=20-12=8V
電阻的電流為:I′=$\frac{U}{R}$=$\frac{12}{8}$=1.5A
串聯電路電阻為:Rx=$\frac{U′}{I′}$=$\frac{8}{1.5}$=5.33Ω;
(3)閉合開關后,燈絲溫度升高,電阻增大,電壓不變,因此電流減小;
由圖示可知,最小電阻為1歐姆.最大電流:I=$\frac{U}{{R}_{最小}}$=$\frac{12}{1}$=12A;
答:(1)在正常發(fā)光條件下,燈泡的電功率為18W;
(2)串聯的電阻為5.33Ω.
(3)燈絲電阻變大,電流減小,最大電流為12A.

點評 本題關鍵是從圖象得到不同溫度的電阻,然后結合歐姆定律和電功率公式列式求解,不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放射性元索的半衰期與壓力、溫度有關
B.質量數大的原子核,其比結合能不一定大
C.盧瑟福通過對α粒子散射實驗現象的分析,發(fā)現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D.在單縫衍射實驗中,假設只讓一個光子通過單縫,則該光子不可能落在暗條紋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一個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前10s內的位移比前9s內的位移多38m,
試求:(1)前10s內的位移是多少?
(2)第10s末的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根通電直導線在某個空間沒有受到磁場力的作用,那么這個空間(  )
A.一定沒有磁場B.可能有方向與電流方向平行的磁場
C.可能有方向與電流方向垂直的磁場D.以上三種說法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一帶電粒子射入一固定在O點的點電荷的電場中,粒子運動軌跡如圖虛線abc所示.圖中實線表示電場的等勢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粒子在a→b→c的運動過程中,電場力始終做正功
B.粒子在a→b→c的運動過程中,一直受靜電斥力作用
C.粒子在a→b→c的運動過程中,ab段受引力,bc段受斥力
D.粒子在a→b→c的運動過程中,ab段逆著電場線,bc段順著電場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了實現登月計劃,先要測算地月之間的距離,假設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半徑為R,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周期為T,則地月之間的距離約為多少?(設地球、月球體積與月地距離相比可忽略不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中的實線表示電場線,虛線表示只受電場力作用的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粒子先經過M點,再經過N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M點的電勢大于N點的電勢
B.此粒子帶負電荷
C.粒子在M點受到的電場力大于在N點受到的電場力
D.粒子在M點的電勢能小于在N點的電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加速度減小,速度可能增大B.加速度越大,表示速度變化越大
C.加速度就是指速度的變化率D.速度改變,加速度可以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某物體以3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則5s內物體的( 。
A.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為10m/sB.平均速度大小為13m/s,方向向上
C.路程為65mD.位移大小為25m,方向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