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t0~2t0時間內,乙的加速度一直大于甲的加速度 | |
B. | 在0~2t0內,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 |
C. | 在0~2t0內,甲乙間的最遠距離為v0t | |
D. | 在0~2t0內,甲乙間的最遠距離為$\frac{1}{2}$v0t |
分析 在v-t圖象中,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速度的正負表示物體的運動方向.通過分析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判斷.
解答 解:A、速度時間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越大,加速度越大,根據圖象可知,在t0~2t0時間內,乙的加速度先小于甲的加速度,再等于甲的加速度,最后大于甲的加速度,故A錯誤.
B、根據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在0~2t0內,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則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故B錯誤.
CD、甲、乙從同一位置出發(fā),在t0時刻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兩者間距增大,t0時刻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兩者間距減小,所以t0時刻相距最遠,最遠距離等于“面積”之差,為 S=$\frac{1}{2}$v0t0,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是速度-時間圖象的應用,要明確斜率的含義,知道在速度--時間圖象中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的含義,能根據圖象讀取有用信息.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早上6:00火車從長春出發(fā) | B. | 列車一共行駛了12小時 | ||
C. | 列車在9:10到達中途沈陽北站 | D. | 列車在沈陽北站停了15 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距離 | d1 | d2 | d3 |
測量值/cm | D | D | D |
距離 | d1 | d2 | d3 |
測量值/cm | 1.20 | 5.40 | 12.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從N到M的過程中,A質點的平均速率最大 | |
B. | B質點從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與任意時刻的瞬時速度方向相同 | |
C. | 三質點從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 |
D. | 到達M點時A的瞬時速率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速度變化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 | |
B. | 速度變化方向為正,加速度方向為負 | |
C. | 速度越來越大,加速度越來越小 | |
D. | 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點一定是體積很小、質量很小的物體 | |
B. | 當研究一列火車全部通過一座橋所需要的時間時,因為火車上各點的運動狀態(tài)相同,所以可以把火車視為質點 | |
C. | 地球雖大,且有自轉,但有時候仍可將地球看做質點 | |
D. | 質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這個概念沒有什么意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彈簧的彈性勢能逐漸減少 | B. | 物體的機械能不變 | ||
C. | 物體的動能逐漸增大 | D. | 彈簧的彈性勢能先減少后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