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關于彈力產生的條件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兩個物體接觸就會產生彈力
B.只要物體相互吸引就會產生彈力
C.只要物體發(fā)生形變就會產生彈力
D.只有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才會產生彈力

分析 彈力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直接接觸,二是發(fā)生彈性形變.接觸不一定產生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形變量有關,與重力沒有必然的關系.彈力垂直于接觸面.

解答 解:A、接觸并且發(fā)生彈性形變才產生彈力.故A錯誤.
B、只要兩物體相互吸引不一定接觸,而彈力為接觸力,故B錯誤.
C、發(fā)生彈性形變才有彈力.故C錯誤.
D、只有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才產生彈力,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對彈力的理解能力.彈力是接觸力,產生彈力的兩個物體必須接觸,但接觸不一定有彈力,物體間要存在擠壓、拉伸等發(fā)生彈性形變,才產生彈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導體的電阻一定越大
B.電阻箱內的電阻一定是純銅材料制成的
C.導體的電阻的大小等于導體兩端的電壓與導體中通過的電流之比
D.導體中的電阻只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而與溫度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在一個粗糙絕緣水平面上,放置有兩個帶異種電荷的小物塊甲和乙.將甲固定,給乙一初速度v0,使它從M點向右遠離甲.下列情況可能發(fā)生的是( 。
A.乙一直向右運動,最后靜止,兩個物塊的電勢能逐漸增加
B.乙先向右運動,后向左運動,最后靜止在M點,兩個物塊的電勢能不變
C.乙先向右運動,后向左運動,最后靜止在M點左側,兩個物塊的電勢能減小
D.乙先向右運動,后向左運動,最后將與甲相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可以用坐標軸上的坐標表示物體的位置,用坐標的變化量△x表示物體的位移.如圖所示,一個物體從A運動到C,它的位移△x1=-4m-5m=-9m;從C運動到B,它的位移為△x2=1m-(-4m)=5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為正數(shù)大于負數(shù)
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為符號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因為位移是矢量,所以這兩個矢量的大小無法比較
D.物體整個過程中的位移帶下為1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圖所示為某一質點運動的速度圖象,從圖象可知:質點運動方向和第1s運動方向相同的是在1s-2s時間內,質點運動速度方向和第3s運動速度方向相同的是在3s-4s時間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兩重疊在一起的滑塊,置于固定的傾角為θ的斜面上,滑塊A、B的質量分別為M、m,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B與A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已知兩滑塊都從斜面由靜止以相同的加速度滑下,滑塊B受到的摩擦力為μmg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a車和b車,其位移時間(x-t)圖象分別為圖中直線a和曲線b,由圖可知( 。
A.a做直線運動,b做曲線運動
B.在t1~t2時間內 a車的位移大于b車
C.在t1~t2時間內a車的平均速度小于b車的平均速度
D.在t1~t2時間內某時刻兩車的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在磁感應強度B=1T的勻強磁場中,用兩根細線懸掛長l=10cm、質量m=5g的金屬導線.今在金屬導線中通以穩(wěn)恒電流,使懸線受的拉力為零.g=10m/s2
則:
(1)求金屬導線中電流的大小和方向.
(2)若每根懸線所受的拉力為0.1N,求金屬導線中的電流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如圖,E=6V,r=4Ω,R1=2Ω,R2的變化范圍是0~5Ω,則(  )
A.當R2=4Ω時,電源輸出功率取最大值
B.當R2=5Ω時,R1上消耗的功率取最大值
C.當R2=0Ω時,r上消耗的功率取最大值
D.當R2=0Ω時,全電路總功率取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