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所示,由某種透明物質(zhì)制成的直角三棱鏡ABC,折射率n=3,∠A=30°.一束與BC面成30°角的光線從O點射入棱鏡,從AC面上O′點射出.不考慮光在BC面上的反射,求從O′點射出的光線的方向.

分析 據(jù)題光線從O點射入棱鏡,從AC面上O′點射出,說明光線在AB面上發(fā)生了全反射.根據(jù)折射定律求出光線在BC面上的折射角,由反射定律和幾何關(guān)系得到光線在ACA面上的入射角,從而求出折射角.

解答 解:光從O點射入,入射角為 i1=60°.
由$\frac{sin{i}_{1}}{sin{r}_{1}}$=n,得折射角  r1=30°
由sinC=$\frac{1}{n}$,得C=arcsin$\frac{\sqrt{3}}{3}$<45°
由幾何關(guān)系有 i2=90°-r1=60°>C,故光在AB面發(fā)生全反射  
光在AC面折射,i3=30°         
則$\frac{sin{r}_{3}}{sin{i}_{3}}$=n
得 r3=60°  
光經(jīng)AC面反射后,垂直射向AB面,再次反射,之后光在AC面再次折射,由對稱性r4=r3=60°,如圖,從O′點射出的光線的方向與AC面的夾角為60°.
答:從O′點射出的光線的方向與與AC面的夾角為60°.

點評 幾何光學(xué)畫出光路圖是解題的關(guān)鍵.本題還要掌握全反射的條件和臨界角公式,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一個物體以初速度V0水平拋出,經(jīng)過時間t時其豎直方向的位移大小與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相等,那么t為$\frac{2{v}_{0}}{g}$(用V0和g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所示,光滑的水平軌道與光滑半圓弧軌道相切.圓軌道半徑R=2.5m,一質(zhì)量m=1kg的小球停放在光滑水平軌道上,現(xiàn)給小球一個v0=5$\sqrt{5}$m/s的初速度,小球恰能通過最高點C后落回A點,不計空氣阻力,g=10m/s2求:
(1)球過B點時對半圓軌道的壓力;
(2)AB兩點間的水平距離;
(3)球落到A點時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關(guān)于打點計時器的使用說法正確的是(  )
A.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電源
B.在測量物體速度時,先讓物體運動,后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C.使用的電源頻率越高,打點的時間間隔就越短
D.紙帶上打的點越密,說明物體運動得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將小球以10m/s的初速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取地面為零勢能面,小球在上升過程中的動能Ek、重力勢能EP與上升高度h間的關(guān)系分別如圖中兩直線所示.取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的質(zhì)量為0.2kg
B.小球受到的阻力(不包括重力)大小為0.20N
C.小球動能與重力勢能相等時的高度為$\frac{20}{13}$m
D.小球上升到2m時,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差為0.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實驗小組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合外力做功與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水平軌道右側(cè)安裝有光電門,小車上固定有力傳感器和擋光板,細線一端與力傳感器連接,傳感器可以測出細線的張力,細線的另一端跨過定滑輪上砝碼盤,實驗時:

(1)測出小車、力傳感器和擋光板的總質(zhì)量M;
(2)用二十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擋光板的寬度d,如圖2所示,d=5.50mm;
(3)保持軌道水平,調(diào)整砝碼盤里砝碼的質(zhì)量讓小車做勻速運動,讀出力傳感器的讀數(shù)F1;
(4)增加砝碼盤里砝碼的質(zhì)量讓小車由靜止開始做加速運動,測出小車從靜止運動到光電門的距離s,讀出力傳感器的讀數(shù)F2和擋光板經(jīng)過光電門的時間t;
(5)小車從靜止到經(jīng)過光電門的過程中,計算滑塊動能變化量的表達式△Ek=$\frac{1}{2}$M($\frachkgtzcx{t}$)2;計算合外力做功的表達式W=(F2-F1)s,即可找到合外力做功與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結(jié)果用“d、s、M、F1、F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abcd為固定的水平光滑矩形金屬導(dǎo)軌,導(dǎo)軌間距為L,左右兩端接有定值電阻R1和R2,R1=R2=R,整個裝置處于豎直向下、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中.質(zhì)量為m、長度為L的導(dǎo)體棒MN放在導(dǎo)軌上,棒始終與導(dǎo)軌垂直且接觸良好,不計導(dǎo)軌與棒的電阻.兩根相同的輕質(zhì)彈簧甲和乙一端固定,另一端同時與棒的中點連接.初始時刻,兩根彈簧恰好處于原長狀態(tài),棒有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第一次運動至最右端的過程中R1產(chǎn)生的電熱為Q,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初始時刻棒所受安培力大小為$\frac{2{B}^{2}{L}^{2}{v}_{0}}{R}$
B.棒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的時刻,R2的電功率為$\frac{{B}^{2}{L}^{2}{v}_{0}^{2}}{R}$
C.棒第一次到達最右端的時刻,兩根彈簧具有彈性勢能的總量為$\frac{1}{2}$mv${\;}_{0}^{2}$-2Q
D.從初始時刻至棒第一次到達最左端的過程中,R1中的電流由b指向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鳴笛駛近路人的過程中,路人聽到的笛聲頻率大于笛聲源的頻率
B.在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條紋間距與雙縫間的距離成正比
C.只有發(fā)生共振時,受迫振動的頻率才等于驅(qū)動力的頻率
D.“和諧號”動車組高速行駛時,在地面上測得的其車廂長度明顯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光滑斜面傾角為θ,底端固定一垂直于斜面的擋板C,在斜面上放置長木板A,A的下端與C的距離為d,A的上端放置小物塊B,A、B的質(zhì)量均為m,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3}{2}$tanθ,現(xiàn)同時由靜止釋放A,B、A與C發(fā)生碰撞的時間極短,碰撞前后瞬間速度大小相等,運動過程中小物塊始終沒有從木板上滑落,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求
(1)A與C發(fā)生第一次碰撞前瞬間的速度大小v1
(2)A與C發(fā)生第一次碰撞后上滑到最高點時,小物塊B的速度大小v2
(3)為使B不與C碰撞,木板A長度的最小值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