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質量為mA=0.5kg的木塊A,現(xiàn)有質量為mB=0.1kg的小物塊B以初速度v0=30m/s水平速度滑上A表面,由于B與A間有摩擦且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B最終恰好在木塊A的上表面右端邊緣處相對A靜止.求:
(1)A、B最終速度大小為多少?
(2)上述過程中A、B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為多少?
(3)從B滑上A到B最終相對A靜止過程中,A物體對地的位移為多少?
(4)木塊A左端到右端的長度是多少?

分析 (1)B滑上A后受到向左的滑動摩擦力而做勻減速運動,A受到向右的滑動摩擦力而做勻加速運動,兩者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定律,由動量守恒定律求出共同速度;
(2)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知A、B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
(3)對A受力分析知加速度a,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求解位移;
(4)根據(jù)功能關系知A、B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對位移.

解答 解:(1)木塊在小車上滑行的過程中,兩者組成的系統(tǒng),所受的合外力為零,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取向右為正方向,設共同速度為v.則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得:
mBv0=(mA+mB)v
得:v=$\frac{{m}_{B}{v}_{0}}{{m}_{A}+{m}_{B}}$=$\frac{0.1×30}{0.5+0.1}$m/s=6m/s
(2)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知A、B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
△E=$\frac{1}{2}$mv${\;}_{B}^{2}$$-\frac{1}{2}({m}_{A}+{m}_{B}){v}^{2}$=$\frac{1}{2}×0.1$×302$-\frac{1}{2}$(0.1+0.5)×62=34.2J
(3)對A受力分析知加速度為:
a=$\frac{μ{m}_{B}g}{{m}_{A}}$=0.4m/s2
根據(jù)v2-v${\;}_{0}^{2}$=2ax
知A對地位移為:x=$\frac{{6}^{2}-0}{2×0.4}$=45m
(4)根據(jù)功能關系知A、B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對位移:△E=μmBg•L
即:L=$\frac{△E}{μ{m}_{B}g}$=$\frac{34.2}{0.2×0.1×10}$=171m
答:(1)A、B最終速度大小為6m/s;
(2)上述過程中A、B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為34.2J;
(3)從B滑上A到B最終相對A靜止過程中,A物體對地的位移為45m;
(4)木塊A左端到右端的長度是171m.

點評 本題運用動量守恒定律和動量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結合求解,注意研究對象和過程的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動能定理,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

(1)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這樣做C(填答案前的字母).
A.是為了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
B.是為了增大橡皮筋對小車的彈力
C.是為了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
D.是為了使橡皮筋松弛后小車做勻加速運動
(2)若根據(jù)多次測量數(shù)據(jù)畫出的W-v草圖如圖乙所示,根據(jù)圖線形狀可知,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以下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AB.
A.W∝$\sqrt{v}$    B.W∝$\frac{1}{v}$    C.W∝v2    D.W∝v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yè)實現(xiàn)了快速發(fā)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的發(fā)射成功,我國首次進行有人參與的空間實驗活動;…天宮一號的發(fā)射成功,使我國航天向載人空間站邁進,開啟了航天新時代;神舟九號飛船成功地實施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任務.我國發(fā)射有一人造衛(wèi)星在距離地面的高度為地球半徑Ro的圓形軌道上運動,衛(wèi)星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重合,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
(1)求出衛(wèi)星繞地球運動周期T;
(2)設地球自轉周期To,該衛(wèi)星繞地旋轉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則衛(wèi)星連續(xù)兩次經(jīng)過赤道上某固定目標正上方的時間是多少(地球同步衛(wèi)星軌道半徑r=6.6R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人從20m高的平臺上拋出一個質量為1.0kg的物體,物體落地的動能是拋出時動能的5倍,不計空氣阻力(g=10m/s2).求:
(1)小球拋出時的速度是多少?
(2)人對小球做的功是多少?
(3)若拋出物體的速度不變,但要考慮空氣阻力,使得物體落地的速度為20m/s,則物體克服空氣阻力做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個傾角α=30°,高h=1m的斜面,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從斜面底端A以v0=10m/s的速度沿斜面拋出,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sqrt{3}}{3}$,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問物體落回地面時的速度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所示為一做斜拋運動的小球的軌跡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已知小球由A到B的時間與由B到C的時間相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小球在A、B、C三點的加速度不同
B.小球在A、B、C三點的速度變化率相同
C.兩段時間內該小球的速度變化量相等
D.兩短時間內該小球的速度變化量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建筑工地上的黃沙堆成圓錐形,而且不管如何堆其角度是不變的.若測出其圓錐底的周長為12.5m,高為1.5m,如圖所示.
(1)試求黃沙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2)若將該黃沙靠墻堆放,占用的場地面積至少為多少?(可用根式表示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方格形平面區(qū)域,小正方形邊長為24m,為方便描述以左下角O點為坐標原點,向東方向建立X軸,向北方向建立Y軸,X軸上連續(xù)分布一系列探測器.甲、乙分別操作兩輛小車A、B在方形區(qū)域運動,當探測器監(jiān)測到兩輛小車有相同的X坐標,立即發(fā)出一聲且只發(fā)出一聲報鳴聲.設甲操作A車以初速度2.5m/s,加速度0.025m/s2從(0,24)出發(fā)向東行駛,乙操作B車由靜止開始以加速度0.15m/s2從(24,48)同時出發(fā)向東行駛,試問探測器會發(fā)出報鳴聲嗎,如果會,請求出報鳴聲發(fā)出對應的時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北京時間2013年12月10日晚上九點二十分,在太空飛行了九天的“嫦娥三號”飛船繞月球飛行,假設月球半徑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0.飛船首先沿距月球表面3R的圓軌道Ⅰ運動.到達P點成功變軌到橢圓軌道Ⅱ,兩軌道相交于點P,如圖所示.關于“嫦娥三號”飛船,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軌道Ⅰ上運動到P點的速度比在軌道Ⅱ上運動到P點的速度小
B.在軌道Ⅰ上運行的速率為$\sqrt{{g}_{0}R}$
C.在軌道Ⅰ上的勢能與動能之和比在軌道Ⅱ上的勢能與動能之和大
D.在軌道Ⅰ上運動的周期小于在軌道Ⅱ上運動的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