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8分)如圖所示,質量M=4kg的滑板B靜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滑板右端固定一根輕質 彈簧,彈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離L=0.5m,可視為質點的小木塊A質量m=1kg,原來靜止于滑板的左端,滑板與木塊A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當滑板B受水平向左恒力F=14N作用時間t后,撤去F,這時木塊A恰好到達彈簧自由端C處,此后運動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壓縮量為s=5cm.g取10m/s2.  

求:

(1)水平恒力F的作用時間t;

(2)木塊A壓縮彈簧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

(3)當小木塊A脫離彈簧且系統達到穩(wěn)定后,整個運動過程中系統所產生的熱量.

 

【答案】

(1)t=1(s);(2)   ;(3)Q=1.4(J)

【解析】

試題分析:(1)木塊A和滑板B均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①  (1分)

 ② (1分)

根據題意有:

即: ③ (2分)

將數據代入①②③聯立解得:t=1(s)(1分)

(2)1s末木塊A和滑板B的速度分別為:

vA=aAt  ④(1分)

vB=aBt  ⑤(1分)

當木塊A和滑板B的速度相同時,彈簧壓縮量最大,具有最大彈性勢能.

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   ⑥(2分)

由能的轉化與守恒得:  ⑦ (2分)

代入數據求得最大彈性是能(1分)

(3)二者同速之后,設木塊相對木板向左運動離開彈簧后系統又能達到共同速度v/,相對木板向左滑動距離為s,有:   ⑧(2分)

由⑧式解得:

由能的轉化與守恒定得可得:E=μmgs⑨(1分)

由⑨式解得:s=0.15(m)

由于,故假設成立  (1分)

整個過程系統產生的熱量為:⑩(1分)

由⑩式解得:Q=1.4(J)  (1分)

考點:動量守恒定律;功能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共18分)如圖所示,在一光滑的長直軌道上,放著若干完全相同的小木塊,每個小木塊的質量均為m,且體積足夠小均能夠看成質點,其編號依次為0、1、2、……n……,相鄰各木塊之間的距離分別記作:。在所有木塊都靜止的初始條件下,有一個沿軌道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F持續(xù)作用在0號小木塊上,使其與后面的木塊連接發(fā)生碰撞,假如所有碰撞都是完全非彈性的(碰后合為一體共速運動)。求:

   (1)在0號木塊與1號木塊碰撞后瞬間,其共同速度的表達式;

   (2)若F=10牛,米,那么在2號木塊被碰撞后的瞬間,系統的總動能為多少?

   (3)在F=10牛,米的前提下,為了保持正在運動的物塊系統在每次碰撞之前的瞬間其總動能都為一個恒定的數值,那么我們應該設計第號和第n號木塊之間距離為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實驗題(18分)

(1)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與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桶,C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小車通過紙帶與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相連,計時器接50HZ,交流電。小車的質量為m1 ,小桶及砂的質量為m2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每次改變小車質量時,應重新平衡摩擦力

B.實驗時應先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再釋放小車

C.本實驗m2應遠大于m1

D. 在用圖像探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時,應作a-圖像

②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他測量得到的a一F圖像,可能是圖中的圖線_______。(選填“甲”、“乙”、“丙”)

③如圖所示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紙帶中相鄰計數點間的距離已標出,相鄰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2。(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金山中學高二10月月考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計算題

(18分)、如圖所示,絕緣水平面上相k=1.6m的空間內存在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質量=0.1kg、帶電量=+1×的滑塊 (視為質點) 以=4m/s的初速度沿水平面向右進入電場區(qū)域,滑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0.4,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g取10m/)
(1) 如果滑塊不能離開電場區(qū)域,電場強度的取值范圍多大。 
(2) 如果滑塊能離開電場區(qū)域,請根據有關計算討論后在坐標中畫出電場力對滑塊所做的功與電場力的關系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高三下學期綜合測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實驗題(18分)

(1)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與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桶,C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小車通過紙帶與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相連,計時器接50HZ,交流電。小車的質量為m1 ,小桶及砂的質量為m2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每次改變小車質量時,應重新平衡摩擦力

B.實驗時應先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再釋放小車

C.本實驗m2應遠大于m1

D. 在用圖像探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時,應作a-圖像

②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他測量得到的a一F圖像,可能是圖中的圖線_______。(選填“甲”、“乙”、“丙”)

③如圖所示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紙帶中相鄰計數點間的距離已標出,相鄰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2。(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宣武區(qū)2010年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理綜)物理部分 題型:計算題

(共18分)如圖所示,在一光滑的長直軌道上,放著若干完全相同的小木塊,每個小木塊的質量均為m,且體積足夠小均能夠看成質點,其編號依次為0、1、2、……n……,相鄰各木塊之間的距離分別記作:。在所有木塊都靜止的初始條件下,有一個沿軌道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F持續(xù)作用在0號小木塊上,使其與后面的木塊連接發(fā)生碰撞,假如所有碰撞都是完全非彈性的(碰后合為一體共速運動)。求:

   (1)在0號木塊與1號木塊碰撞后瞬間,其共同速度的表達式;

   (2)若F=10牛,米,那么在2號木塊被碰撞后的瞬間,系統的總動能為多少?

   (3)在F=10牛,米的前提下,為了保持正在運動的物塊系統在每次碰撞之前的瞬間其總動能都為一個恒定的數值,那么我們應該設計第號和第n號木塊之間距離為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