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如圖所示,某列波在t=0時刻的波形如圖中實線所示,虛線為t=0.3s(該波的周期T>0.3s)時刻的波形圖.已知t=0時刻質(zhì)點P正在做加速運動,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波速為10m/s
B.周期為1.2s
C.t=0.3s時刻質(zhì)點P正向下運動
D.在0~0.1s內(nèi)質(zhì)點P運動的平均速度大于0.4 m/s

分析 根據(jù)t=0時刻質(zhì)點P正在做加速運動,可判斷P點的運動方向,來確定波的傳播方向,再根據(jù)該波的周期T>0.3s,知道波傳播的距離小于波長,結(jié)合兩時刻的圖象關系,能確定出時間與周期的關系,求出周期.根據(jù)波的傳播方向及P質(zhì)點的位置可分析出0.3s時P點的加速度方向和0~0.1s內(nèi)質(zhì)點P運動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由題,t=0時刻質(zhì)點P正在做加速運動,可知P的運動方向向上,則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
A、由圖波長λ=4m,則波速v=$\frac{λ}{T}=\frac{4}{0.4}$=10m/s,故A正確.
B、根據(jù)兩時刻的波形,得到時間t=(n+$\frac{3}{4}$)T,(n=0,1,2、),又由T>t,得到n取0,即T=4t=0.4s,故B錯誤.
C、根據(jù)波的傳播方向,可確定P點的振動方向,在虛線為t=0.3s時刻,質(zhì)點P向下振動,故C正確.
D、在0~0.1s內(nèi)質(zhì)點P運動向上振動,在$\frac{T}{4}$內(nèi)位移大于一個A,所以平均速度大于0.4 m/s.故D正確.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B

點評 本題是波的圖象問題,分析波的傳播方向與質(zhì)點振動方向間的關系是基本功,分析波動形成過程是基本能力.對于非特殊點的運動狀態(tài)的分析,可采用波形平移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兩塊正對平行金屬板M、N與電池相連,N板接地,在距兩板等距離的P點固定一個帶正電的點電荷,如果M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離,則(  )
A.點電荷受到的電場力減小B.M板的帶電量增加
C.P點的電勢升高D.點電荷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的干涉和衍射說明光是機械波
B.當波源與觀察者相互遠離時,觀察到的頻率變大
C.光的偏振現(xiàn)象說明光是橫波
D.用光導纖維傳播信號,利用了光的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一個物體在拉力100N的作用下,在5s的時間內(nèi)沿力的方向移動了2m,則拉力做的功為200J,拉力做功的功率為4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所謂比值法,就是物理中經(jīng)常使用兩個基本的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一般地,比值法定義的基本特點是被定義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質(zhì)的本質(zhì)的屬性,它不隨定義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變,下面的物理量中 使用比值法定義的有( 。
A.平均速度的公式v=$\frac{x}{t}$B.電場中某點電勢Φ=$\frac{{E}_{P}}{q}$
C.磁感應強度B=$\frac{F}{IL}$D.電容 C=$\frac{Q}{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1,“驗證變力做功的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兩塊磁鐵分別安裝于力傳感器和小車對應位置,且同性磁極相對,兩擋光片寬均為1cm.
(1)讓小車向力傳感器方向運動,擋光片a經(jīng)過光電門傳感器時測得此時小車速度v0,同時觸發(fā)力傳感器以及位移傳感器工作,磁力對小車做負功(選填“正”或“負”),擋光片b(a、b間距為5cm)經(jīng)過光電門時再次測得此時小車的速度vt,同時(實際有一定延時)觸發(fā)傳感器停止工作.
(2)計算機上顯示出F-s圖象,計算出圖線包圍的面積即為此過程變力做功W.
(3)某同學測得小車及車上傳感器、磁鐵等總質(zhì)量m=0.180kg,v0=0.341m/s,vt=0.301m/s,則小車動能的變化量△Ek=-0.0023J,他選取如圖2所示的選擇區(qū)域后,計算機自動計算出變力做功W,發(fā)現(xiàn)W與△Ek相差較大,其主要原因是選擇區(qū)域過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民族運動會上有一騎射項目如圖所示,運動員騎在奔跑的馬上,彎弓放箭射擊側(cè)向的固定目標.假設運動員騎馬奔馳的速度為v1,運動員靜止時射出的弓箭速度為v2,跑道離固定目標的最近距離為d,要想命中目標且射出的箭在空中飛行時間最短,則( 。
A.運動員放箭處離目標的距離為$\frac{d{v}_{2}}{{v}_{1}}$
B.運動員放箭處離目標的距離為$\frac{d\sqrt{{{v}_{1}}^{2}+{{v}_{2}}^{2}}}{2{v}_{2}}$
C.箭射到固定目標的最短時間為$\frac1j0qr3e{{v}_{2}}$
D.箭射到固定目標的最短時間為$\fractp17ud8{\sqrt{{{v}_{2}}^{2}-{{v}_{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中子n、質(zhì)子p、氚核D的質(zhì)量分別為mn、mp、mD.現(xiàn)用光子能量為E的γ射線照射靜止的氚核使之分解,反應方程為γ+D=p+n.若分解后的中子、質(zhì)子的動能可視為相等,則中子的動能是( 。
A.$\frac{1}{2}$[(mD+mp+mn)c2+E]B.$\frac{1}{2}$[(mp+mn+mD)c2-E]C.$\frac{1}{2}$[(mD-mp-mn)c2+E]D.$\frac{1}{2}$[(mp+mn-mD)c2-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電能輸送過程中,若輸送的電功率一定,在輸電線電阻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輸電線上損失的電功率( 。
A.與輸送電壓的平方成正比B.與輸送電壓的平方成反比
C.與輸電線上電壓降的平方成正比D.與輸電線中電流的平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