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jù)實驗的原理確定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從而確定直接測量的物理量,以及計算的物理量.
實驗步驟操作的順序:安裝在鐵架臺,安裝打點計時器,將重物固定在紙帶的一端,讓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打點,重復,選紙帶,數(shù)據(jù)處理.
解答 解:(1)驗證從2到6點的機械能守恒,首先要測量這兩點之間的距離,用來計算mgh;還要用平均速度法求出兩點的速度,故還要測量該點兩側(cè)的一段距離,如點1至點3的距離h13,以及5至7點之間的距離h57.所以必須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為第2點到第6點之間的距離h26,第1點到第3點之間的距離h13,第5點到第7點之間的距離h57,
必須計算出的物理量為第2點的瞬時速度v2,第6點的瞬時速度v6.
驗證的表達式為:gh26=$\frac{1}{2}$v62-$\frac{1}{2}$v22.
(2)按照實驗操作的步驟順序:安裝在鐵架臺,安裝打點計時器(A),將重物固定在紙帶的一端,讓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D),打點(B) 重復(C)選紙帶(E),數(shù)據(jù)處理(F).
故答案為:(1)第2點到第6點之間的距離h26,第1點到第3點之間的距離h13,第5點到第7點之間的距離h57,第2點的瞬時速度v2,第6點的瞬時速度v6 ,gh26=$\frac{1}{2}$v62-$\frac{1}{2}$v22.
(2)ADBCEF.
點評 該題考查到驗證機械能守恒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掌握其原理是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即驗證重力勢能的減小量與動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λ1>λ2,W1>W(wǎng)2 | B. | λ1>λ2,W1<W2 | C. | λ1<λ2,W1>W(wǎng)2 | D. | λ1<λ2,W1<W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_{7}^{15}$N+${\;}_{1}^{1}$H→${\;}_{6}^{12}$C+${\;}_{2}^{4}$He是α衰變方程 | |
B. | ${\;}_{1}^{1}$H+${\;}_{1}^{2}$H→${\;}_{2}^{3}$He+γ是核聚變反應方程 | |
C. | ${\;}_{92}^{238}$U→${\;}_{90}^{234}$Th+${\;}_{2}^{4}$He是核裂變反應方程 | |
D. | ${\;}_{2}^{4}$He+${\;}_{13}^{27}$Al→${\;}_{15}^{30}$P+${\;}_{0}^{1}$n是人工轉(zhuǎn)變方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當該電子的電勢能為4J時,其動能大小為36J | |
B. | 電子在運動過程中加速度變小 | |
C. | 電子在一點的電勢能為負值 | |
D. | 電場方向水平向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牛頓通過扭秤裝置測定出引力常量的數(shù)值 | |
B. | 伽利略總結(jié)了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 | |
C. | 庫侖通過油滴實驗測定了元電荷的數(shù)值 | |
D. | 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命名了正、負電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多普勒效應 | B. | 波的衍射 | C. | 波的干涉 | D. | 共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