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已知點P在正方體ABCD的對角線上,∠PDA=60°.

(Ⅰ)求DP所成角的大。

(Ⅱ)求DP與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答案:
解析:

  如圖,以D為原點,DA為單位長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則

  連結.在平面中,延長DP交于H.

  設

  由

  可得.解得

  所以

  (Ⅰ)因為,

  所以,

  即DP與所成的角為

  (Ⅱ)平面的一個法向量是

  因為

  所以

  可得DP與平面所成的角為


提示:

  空間向量是處理立體幾何問題的有利工具,要認真掌握,但要加強運算

  本小題主要考查正方體的有關知識,異面直線所成的角和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以及空間向量的應用,以及空間想象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044

如圖,已知過原點Ox軸正方向出發(fā)順時針轉60°得到射線t,點Axy)在射線tx0,y0,設|OA|m;又點B,)在射線y00)上移動;設點P為第四象限的動點,若·0,且·,·,成等差數(shù)列.

(Ⅰ)求動點P的軌跡方程,并說明軌跡C的形狀;

(Ⅱ)已知動直線l與曲線C有三個不同的交點MN,且v,v=(21),設 Q)為線段MN的中點,求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數(shù)學教研室 題型:044

如圖,已知過原點Ox軸正方向出發(fā)順時針轉60°得到射線t,點Axy)在射線tx0,y0,設|OA|m;又點B,)在射線y00)上移動;設點P為第四象限的動點,若·0,且··,成等差數(shù)列.

(Ⅰ)求動點P的軌跡方程,并說明軌跡C的形狀;

(Ⅱ)已知動直線l與曲線C有三個不同的交點M、N,且v,v=(21),設 Q,)為線段MN的中點,求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同步題 題型:解答題

如圖所示,已知正方體ABCD- A1B1C1D1,棱長為a,在正方體內(nèi)隨機取一點P,求:
(1)點P到面ABCD的距離大于的概率P1
(2)點P到面ABCD及面A1B1C1D1的距離都大于的概率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過原點O從x軸正方向出發(fā)逆時針旋轉240°得到射線t,點A(x,y)在射線t上(x<0,y<0=,設|OA|=m,又知點B在射線y=0(x<0=上移動,設P為第三象限內(nèi)的動點,若·=0,且·,·,||2成等差數(shù)列.

(1)試問點P的軌跡是什么曲線?

(2)已知直線l的斜率為,若直線l與曲線C有兩個不同的交點M,N,設線段MN的中點為Q,求點Q的橫坐標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