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點P(4,2)作相互垂直的直線l1和l2,使得l1與x軸的正半軸相交于點A,l2與y軸的正半軸相交于點B,若直線AB平分四邊形OAPB的面積,求直線AB的方程.

解:由題意,設A(a,0)、B(0,b).則直線AB方程為(a>0,b>0),
∵,PA⊥PB,∴×=-1,化簡得b=10-2a.
∵b>0,∴0<a<5.直線AB的一般式方程為bx+ay-ab=0
∴點P(4,2)到直線AB的距離為d1=
又∵原點O到直線AB的距離為d2=
∵四邊形OAPB的面積被直線AB平分,∴d1=d2,
∴4b+2a-ab=±ab,又∵b=10-2a.
解得,
∴所求直線AB的方程為x+2y-4=0或2x+y-5=0.
分析:設A(a,0)、B(0,b).得到直線AB,由題知PA⊥PB即直線MA與直線MB的斜率乘積為-1,得到a與b的關系式;又因為四邊形OAPB的面積被直線AB平分得到M到直線AB與O到直線AB的距離相等得到a與b的關系式,兩者聯(lián)立求出a和b即可得到直線AB的方程.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兩直線垂直的能力,靈活運用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屬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圓C1:x2+y2+D1x+8y-8=0,圓C2:x2+y2+D2x-4y-2=0.
(1)若D1=2,D2=-4,求圓C1與圓C2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線l1的方程;
(2)在(1)的條件下,已知P(-3,m)是直線l1上一點,過點P分別作直線與圓C1、圓C2相切,切點為A、B,求證:|PA|=|PB|;
(3)將圓C1、圓C2的方程相減得一直線l2:(D1-D2)x+12y-6=0.Q是直線l2上,且在圓C1、圓C2外部的任意一點.過點Q分別作直線QM、QN與圓C1、圓C2相切,切點為M、N,試探究|QM|與|QN|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圓C:x2+(y-4)2=1,直線l:3x+4y-6=0:
(1)圓C與直線l的位置關系為
相離
相離
;
(2)當點P在直線l:3x+4y-6=0上運動時,過點P作圓C的切線,切點為A、B,記四邊形PACB的面積是f(p).則f(p)的最小值為
3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9•青浦區(qū)二模)(理)已知A、B是拋物線y2=4x上的相異兩點.
(1)設過點A且斜率為-1的直線l1,與過點B且斜率為1的直線l2相交于點P(4,4),求直線AB的斜率;
(2)問題(1)的條件中出現(xiàn)了這樣的幾個要素:已知圓錐曲線Γ,過該圓錐曲線上的相異兩點A、B所作的兩條直線l1、l2相交于圓錐曲線Γ上一點;結論是關于直線AB的斜率的值.請你對問題(1)作適當推廣,并給予解答;
(3)若線段AB(不平行于y軸)的垂直平分線與x軸相交于點Q(x0,0).若x0=5,試用線段AB中點的縱坐標表示線段AB的長度,并求出中點的縱坐標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9•青浦區(qū)二模)(文)已知A、B是拋物線y2=4x上的相異兩點.
(1)設過點A且斜率為-1的直線l1,與過點B且斜率為1的直線l2相交于點P(4,4),求直線AB的斜率;
(2)問題(1)的條件中出現(xiàn)了這樣的幾個要素:已知圓錐曲線Γ,過該圓錐曲線上的相異兩點A、B所作的兩條直線l1、l2相交于圓錐曲線Γ上一點;結論是關于直線AB的斜率的值.請你對問題(1)作適當推廣,并給予解答;
(3)若線段AB(不平行于y軸)的垂直平分線與x軸相交于點Q(x0,0).若x0>2,試用x0表示線段AB中點的橫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湖南省期中題 題型:解答題

拋物線C的頂點在坐標原點,焦點在y軸的負半軸上,過點M(0,-2)作直線l與拋物線C交于A,B兩點,且滿足=(-4,-12)。
(1)求直線l和拋物線C的方程;
(2)當拋物線C上一動點P從點A向點B運動時,求△ABP的面積的最大值;
(3)在拋物線C上是否存在關于直線l對稱的相異兩點?若存在,請找出;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