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根據右圖說明我國現有的生產模式嚴重違反了什么生態(tài)工程原理
A.整體性原理 | B.協調與平衡原理 |
C.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原理 | D.物質循環(huán)再生的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設計試管嬰兒是在早期胚胎移入母體子宮之前,對胚胎進行遺傳學診斷。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植入前,可以通過診斷篩選出無遺傳疾病的胚胎植入母體子宮 |
B.女方是血友病患者,男方正常的夫婦,可篩選出無遺傳疾病的女胎植入母體子宮 |
C.男方是抗維生素佝僂病患者,而女方正常的夫婦,可篩選無遺傳疾病的男胎植入母體子宮 |
D.該技術是為了不生出患病孩子,因此無需考慮性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干細胞是一種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細胞,它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能,醫(yī)學家們正嘗試利用干細胞治療一些頑疾,用骨髓移植法有效治療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證。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利用干細胞治療某些頑疾,是因為干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能 |
B.人體骨髓中造血干細胞能分化成各種血細胞 |
C.用骨髓移植法治療白血病的優(yōu)點之一是不發(fā)生排斥(異)反應 |
D.異體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復者的血型有可能發(fā)生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在PCR擴增前,需要將下列哪些物質加入微量離心管中?
①模板DNA ②模板RNA ③DNA解旋酶 ④耐高溫的DNA聚合酶
⑤引物 ⑥PCR緩沖液 ⑦脫氧核苷酸貯備液 ⑧核苷酸貯備液
A.①④⑤⑥⑦ | B.①③④⑤⑥⑧ | C.②③④⑤⑥⑦ | D.①④⑥⑦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列不屬于選擇培養(yǎng)基的是
A.培養(yǎng)金黃色葡萄菌所用的加高濃度食鹽的培養(yǎng)基 |
B.分離自生固氮菌所用的無氮培養(yǎng)基 |
C.加入伊紅—美藍用于檢測大腸桿菌的培養(yǎng)基 |
D.制備單克隆抗體所用的能抑制骨髓瘤細胞和B細胞增殖而不抑制雜交瘤細胞增殖的培養(yǎng)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當把它們分開時,兩者的生長都要受到損害,這體現了生態(tài)工程的原理是
A.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原理 | B.整體性原理 |
C.系統整體性原理 | D.協調與平衡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哪項不是解決基因歧視的正確方法
A.通過正確的科學知識傳播和倫理道德教育 | B.杜絕基因檢測 |
C.建立完善的法規(guī),通過立法解決 | D.保護個人遺傳信息隱私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胚胎工程的最終技術環(huán)節(jié)是
A.細胞融合 | B.體外受精 | C.胚胎移植 | D.胚胎分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轉基因生物與環(huán)境安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重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過程中可能產生二次污染 |
B.種植抗蟲棉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對環(huán)境沒有任何負面影響 |
C.如果轉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過敏蛋白,可能會通過食物鏈傳遞到人體內 |
D.一部分人認為,轉基因生物所帶來的環(huán)境安全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關于受精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獲能后的精子與卵子相遇后,釋放頂體酶穿過透明帶進入放射冠 |
B.透明帶反應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
C.精子外膜與卵黃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
D.雄原核形成的同時,卵子完成第二次減數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