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8432  138440  138446  138450  138456  138458  138462  138468  138470  138476  138482  138486  138488  138492  138498  138500  138506  138510  138512  138516  138518  138522  138524  138526  138527  138528  138530  138531  138532  138534  138536  138540  138542  138546  138548  138552  138558  138560  138566  138570  138572  138576  138582  138588  138590  138596  138600  138602  138608  138612  138618  138626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圖中曲線a表示在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底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曲線的AB段限制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濃度
B.在曲線的B點時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線b表示
C.酶的數(shù)量減少后,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c表示
D.適當升高溫度,重復該實驗,曲線中B點位置將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符合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生理過程事實的是( 。
A.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可為線粒體提供葡萄糖和氧氣
B.光飽和點在植物的不同發(fā)育階段會發(fā)生變化
C.黑暗環(huán)境下線粒體和葉綠體均消耗氧氣
D.細胞呼吸糖酵解階段產(chǎn)生的還原性氫都與氧氣結合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人體蛋白質(zhì)被水解的過程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蛋白質(zhì)的水解只發(fā)生在細胞外,如消化道內(nèi)
B.該過程中酶分子可發(fā)生可逆性形變
C.該過程為放能反應,釋放的能量可用于合成ATP
D.酶活性的改變是因為其分子結構被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A.ATP和ADP的相互轉(zhuǎn)化保證了機體對能量的需求
B.ATP由3個磷酸基團和1個腺苷構成
C.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
D.緊張狀態(tài)下,細胞內(nèi)ATP的合成速率大大超過分解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物質(zhì)出入細胞方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被細胞胞吞的一定是固體物質(zhì)
B.胞吐過程一定會產(chǎn)生分泌泡與質(zhì)膜的融合
C.通過載體蛋白的物質(zhì)轉(zhuǎn)運屬于主動轉(zhuǎn)運
D.突觸前膜釋放乙酰膽堿屬于易化擴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為某種生物的細胞核及相關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質(zhì)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
B.圖示中有中心體,說明該生物為動物
C.染色質(zhì)與染色體為同一種物質(zhì)的原因是都只含有蛋白質(zhì)和DNA
D.一個細胞中只有一個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從成分、功能方面將細胞器進行歸類,不合理的是(  )
A.能產(chǎn)生水的細胞器有線粒體、核糖體等
B.可以產(chǎn)生ATP的細胞器是線粒體和葉綠體
C.可能含有色素的細胞器有葉綠體和液泡
D.含有RNA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蛋白質(zhì)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分裂間期細胞核內(nèi)進行蛋白質(zhì)的合成
B.細胞內(nèi)所有蛋白質(zhì)的合成都需要內(nèi)質(zhì)網(wǎng)參與
C.細胞核中DNA轉(zhuǎn)錄形成mRNA需要蛋白質(zhì)參與
D.膜蛋白不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水分子間的氫鍵使水可以緩和溫度的變化
B.哺乳動物血鈣含量過低會出現(xiàn)抽搐現(xiàn)象
C.麥芽糖和果糖均可以繼續(xù)水解
D.組成人體遺傳物質(zhì)的核苷酸共有4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甲圖中,A、B分別為培植于無色透明氣球內(nèi)、質(zhì)量相等的某植物幼苗,氣球可膨脹、收縮;其中B已死亡,氣球內(nèi)的培養(yǎng)液中均含CO2緩沖液(維持氣球內(nèi)CO2濃度不變);初始時指針指向正中零的位置.乙圖為相同時間內(nèi)測得的燈泡距離與指針偏轉(zhuǎn)格數(shù)的關系曲線,每次實驗后指針復零(注:指針向重的一側偏轉(zhuǎn)).請分析并回答:
(1)光合作用過程中,碳反應可向光反應提供ADP、Pi、NADP+.在適宜光照條件下,指針將向右偏轉(zhuǎn).
(2)c點的含義為:此距離情況下植物氧氣釋放量最大.
(3)ce段說明隨燈光距離的增大,氧氣釋放量減少.
(4)e點時,植物A葉肉細胞中光合速率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此時葉肉細胞內(nèi)合成ATP的結構有線粒體、葉綠體、細胞溶膠.
(5)f點與a、b、c、d點相比,指針的偏轉(zhuǎn)方向相反,原因是氣球內(nèi)氣體量減少.
(6)若去掉培養(yǎng)液中的CO2緩沖液,指針將不偏轉(zhuǎ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