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7937  137945  137951  137955  137961  137963  137967  137973  137975  137981  137987  137991  137993  137997  138003  138005  138011  138015  138017  138021  138023  138027  138029  138031  138032  138033  138035  138036  138037  138039  138041  138045  138047  138051  138053  138057  138063  138065  138071  138075  138077  138081  138087  138093  138095  138101  138105  138107  138113  138117  138123  138131  170175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西北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fā)展,家畜繁殖技術日趨成熟,且人們可以根據(jù)需求來改造家畜的性狀。圖甲為純種荷斯坦小奶牛的繁殖過程,圖乙是利用奶牛乳汁生產(chǎn)人類血清白蛋白的圖解,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克隆動物培育過程與圖甲所示繁殖過程相比,實質(zhì)性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

(2)早期胚胎的培養(yǎng)過程中所需的培養(yǎng)液成分一般比較復雜,除一些無機鹽和有機鹽類外,還需要添加維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物質(zhì)。

(3)圖乙中涉及的細胞水平的現(xiàn)代生物技術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要實現(xiàn)⑦批量生產(chǎn)血清白蛋白,則要求③的性染色體組成是________。

(4)下列A~D中表示圖乙④到⑤過程中正確的操作方法的是________,把⑤送入⑥的時期通常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西北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下面是兩種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模式:

模式1:雞-豬-魚立體養(yǎng)殖模式:一畝魚池配6~8頭豬,100~120只雞,魚池中各種魚的比例大致為:花白鰱占20%,草魚占40%,鯉魚、鳙魚占40%,每畝投放魚苗4500尾。每天從雞舍中收集新鮮的雞糞曬干,經(jīng)初步發(fā)酵后混入一定量飼料喂豬,豬糞喂魚。

模式2:“四位一體”生態(tài)模式:以太陽能為動力,以沼氣為紐帶,將日光溫室、沼氣池、蔬菜種植和溫室養(yǎng)豬相結合的一種新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模式。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在模式1中,必須注意某種魚的投入數(shù)量,不宜超過該魚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魚塘中不同魚類生活在不同水層,體現(xiàn)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結構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現(xiàn)象。

(2)如圖表示是某池塘中鰱魚平均尾重變化情況,由曲線可知,最佳捕撈時間是在投放后的______個月左右。

(3)模式2中,光能輸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途徑是________,沼氣池中的產(chǎn)甲烷桿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__________(成分)。

(4)建立以沼氣為中心的“四位一體”生態(tài)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態(tài)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同源染色體是指( )

A.一條染色體復制形成的兩條染色體 B.來自父本和母本的任意兩條染色體

C.形態(tài)、大小大體相同的兩條染色體 D.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聯(lián)會的兩條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建構模型或科學研究方法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摩爾根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B.孟德爾用豌豆進行雜交實驗時,運用了假說一演繹法

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建構了物理模型

D.摩爾根利用果蠅進行雜交實驗時,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攜帶的RNA在宿主細胞內(nèi)不能直接作為合成蛋白質(zhì)的模板。依據(jù)中心法則(下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質(zhì)外殼的完整過程至少要經(jīng)過④②③環(huán)節(jié)

B.侵染細胞時,病毒中的蛋白質(zhì)(包括酶)不會進入宿主細胞

C.通過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DNA上

D.科學家可以研發(fā)特異性抑制逆轉錄酶的藥物來治療艾滋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同一個生物體在不同時刻產(chǎn)生的精子或卵細胞,染色體組成一般是相同的

B.每個原始生殖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都形成4個成熟的生殖細胞

C.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zhì)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D.受精作用的實質(zhì)是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經(jīng)培養(yǎng)、攪拌、離心、檢測,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帶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大腸桿菌裂解釋放出子代噬菌體

B.攪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腸桿菌上的噬菌體未與細菌分離

C.離心時間過長,上清液中析出較重的大腸桿菌

D.32P標記了噬菌體蛋白質(zhì)外殼,離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科學家對果蠅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測定結果,下列有關該圖說法正確的是( )

A.控制朱紅眼與深紅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紅眼的基因在遺傳時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C.該染色體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達

D.該染色體上的基因呈線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引起50%左右細胞發(fā)生初始質(zhì)壁分離的濃度,我們稱之為細胞液的等滲濃度.在用質(zhì)壁分離方法測定洋蔥表皮細胞滲透能力的實驗中,把剪成小塊的紫色洋蔥表皮分別(等量)依次放入下面不同濃度的各組蔗糖溶液中,并記錄如下表:
培養(yǎng)皿123456 7
蔗糖溶液/mol•L-10.20.30.40.50.60.7 0.8
發(fā)生初始質(zhì)壁分離的細胞占觀察細胞數(shù)目的百分比15%40%80%99% 100%
(1)該洋蔥表皮細胞的等滲濃度為0.5mol/l~0.6mol/l.
(2)如果再給你4組實驗材料,請設計可以更精確地測出細胞等滲濃度的方法.在0.5mol/l~0.6mol/l濃度范圍內(nèi)縮小濃度梯度,增加實驗組再觀察細胞的質(zhì)壁分離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表示的是某一種激素的每日濃度變化,其可能是( 。
A.甲狀腺激素B.胰高血糖素C.胰島素D.生長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