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16374  116382  116388  116392  116398  116400  116404  116410  116412  116418  116424  116428  116430  116434  116440  116442  116448  116452  116454  116458  116460  116464  116466  116468  116469  116470  116472  116473  116474  116476  116478  116482  116484  116488  116490  116494  116500  116502  116508  116512  116514  116518  116524  116530  116532  116538  116542  116544  116550  116554  116560  116568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α-萘乙酸(NAA)是生長素類似物,科研小組探究a、b、c三種不同濃度的NAA對葡萄莖段側芽生長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請判斷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本實驗的自變量是葡萄莖段側芽生長量
B.a、b、c三種濃度中,NAA濃度最高的是c
C.為避免對實驗結果的干擾,所選用的葡萄莖段不應帶頂芽
D.NAA對葡萄莖段側芽生長的最適濃度一定在b、c濃度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物在進化過程中一定會引起物種基因頻率的改變,但不一定會產生新物種
B.野生物種滅絕后會使本物種基因的多樣性降低
C.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
D.生殖隔離一定是由地理隔離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為夏季時某經濟植物在不同遮光處理條件下凈光合速率的日變化曲線,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為了提高該經濟植物的產量,夏季時可進行適當?shù)恼诠馓幚?/td>
B.圖中ef段,該經濟植物體內有機物的總重量持續(xù)增大
C.圖中b點,該經濟植株的葉肉細胞內合成ATP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
D.圖中d點,遮光率突然改為30%,則葉綠體內C3與C5的轉化速率會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對圖示反應式的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
2C3H4O3(丙酮酸)+6H2O$\stackrel{酶}{→}$6CO2+2O[H]+能量.
A.在人的肌細胞和酵母菌細胞內均可發(fā)生圖示反應
B.圖示中“[H]”與光反應產生的[H]是同一種物質
C.圖示中“能量”均將轉化成ATP中活躍的化學能
D.在無氧條件下,圖示反應也能在細胞內正常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登革熱病毒可通過伊蚊叮咬傳染給人,人們采取多種方法來控制登革熱的傳播.請回答:
(1)登革熱病人發(fā)熱是由于感染病毒后,“致熱源”直接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或體溫調節(jié))中樞,最后會導致甲狀腺激素(或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細胞代謝加快,體溫升高.同時,病人會感覺肌肉酸痛,試分析原因:人體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組織無氧呼吸,乳酸含量增高,病人會感覺肌肉酸痛.病人體溫恢復正常的過程中,通過人體的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最終實現(xiàn)穩(wěn)態(tài).
(2)人體首次感染登革熱病毒時會產生prM抗體,參與該抗體產生過程的淋巴細胞有T細胞、B細胞、漿細胞;prM抗體會在患者再次感染登革熱病毒時幫助病毒感染更多細胞,加重癥狀,據(jù)此推測研究登革熱疫苗的基本思路是:疫苗既能防御登革熱又需避免機體產生prM抗體.
(3)長期使用殺蟲劑滅蚊容易出現(xiàn)抗藥性和環(huán)境污染(答兩點)等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DNA數(shù)目開始加倍發(fā)生在(  )
A.間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以下是對相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研究.根據(jù)相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Ⅰ.濕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穩(wěn)定環(huán)境、物種保護及資源供應等功能.
(1)某濕地由淺水區(qū)向陸地方向依次生長著蘆葦、堿蓬、檉柳等,這體現(xiàn)了群落的水平結構.調查濕地中蘆葦?shù)姆N群密度常用樣方法.
(2)該濕地態(tài)系統(tǒng)總面積為250km2,假設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鏈為甲種植物→乙種動物→丙種動物,乙種動物種群的K值為1000頭,調查發(fā)現(xiàn)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乙種動物種群數(shù)量為550頭,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乙種動物的種群密度為2.2頭/km2 ;當乙種動物的種群密度為2頭/km2時,其種群增長速度最快.
Ⅱ.果園可作為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管理.
(3)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園害蟲種群密度,如用信息素壬烯醇誘捕害蟲麗金龜雄蟲,可破壞其種群性別比例.
(4)科研人員對板栗園內的栗癭蜂和長尾小蜂的數(shù)量進行了連續(xù)5年的檢測,結果如圖1.據(jù)此判斷這兩個物種的種間關系是捕食.

(5)如果不對果園土壤進行管理,果樹林下將會出現(xiàn)從一年生草木植物為優(yōu)勢,到多年生草本植物為優(yōu)勢,再到草本與灌木混生等階段的演替.在草本與灌木混生階段,果園內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其原因是一年生植物在爭奪陽光和空間等競爭中被淘汰.(從種間關系的角度作答).該演替屬于.
Ⅲ.某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各組成成分關系如圖2所示.
(6)圖中A表示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物成分F表示分解者.
(7)請寫出圖中涉及的食物鏈:E→C→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受多種激素的共同調節(jié).某研究小組切取菟絲子莖頂端2.5cm長的切段若干,置于培養(yǎng)液中無菌培養(yǎng)一周后,開展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3)對莖切段伸長的影響及生長素(IAA)對莖切段中乙烯(ACC)產量的影響的研究.實驗結果見圖.分析回答:
(1)IAA是植物細胞之間傳遞信號的分子,頂芽合成的IAA通過主動運輸方式向下極性運輸.
(2)將菟絲子切段置于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一周的目的是去除切段中原有的激素.
(3)根據(jù)圖示結果判斷:IAA促進莖切段伸長的最適濃度為大于50/(μmol•L-1),圖中數(shù)據(jù)(填“能”或者“不能”)說明IAA的勝利作用具有兩重性.能夠說明IAA具有兩重性的是實例是.
(4)若想進一步研究IAA和GA3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則應該用IAA和GA3同時處理莖切段作為實驗組.
(5)若實驗中發(fā)現(xiàn)有兩組用不同濃度的GA3處理后,莖切段伸長量均為0.5cm,因標簽丟失,無法判斷兩組GA3濃度的大。畬⒁唤MGA3溶液進行適度稀釋(如80%),并處理莖切段,觀察記錄莖切段伸長量.若伸長量大于0.5cm,則該組濃度較大,反之則較。
(6)分析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①IAA和GA3均能莖的伸長生長,兩種激素間的關系為促進相互協(xié)同;
②相同濃度時GA3促進效應比IAA大;
③當生長素的濃度增高到一定值時,才會促進乙烯的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機物)種類及含量的差異,會導致呼吸作用釋放的CO2與吸收的O2比例發(fā)生差異,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釋放的CO2/呼吸作用吸收的O2,為了測定種子萌發(fā)時的呼吸熵,現(xiàn)準備了3只錐形瓶、瓶塞、帶刻度的玻璃管、發(fā)芽的小麥種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組裝成下面的三套裝置.

其中甲實驗裝置設計如下:錐形瓶內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燒杯,杯中插入一根濾紙折疊條,以增大CO2的吸收能力.瓶底放入一些蒸餾水浸泡過的濾紙圓片,再將經消毒并充分吸脹的小麥種子若干平鋪在濾紙圓片上,加入適量蒸餾水.整個裝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溫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
(1)由于發(fā)芽小麥種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裝置內的氣體發(fā)生了變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動,顯然瓶內氣體減少了,減少的氣體是氧氣.
(2)甲裝置內的氣體變化還不足以求出發(fā)芽小麥的呼吸熵,由此還要利用乙裝置來測定發(fā)芽小麥呼吸作用過程中的某一種氣體的變化.測定單位質量小麥種子呼吸時CO2釋放量與O2消耗量的比值,請將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驟補充完整:
①錐形瓶的小燒杯中不加入NaOH溶液,以等量的清水代之;
②用同質量的小麥種子在相同環(huán)境下進行與上述實驗相同的操作;
③測出相同時間內密閉系統(tǒng)的氣體體積凈變化量;
④再計算出CO2釋放量.
(3)若甲裝置測出的實驗數(shù)據(jù)(墨滴移動量)為X,乙裝置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墨滴移動量)為Y,則呼吸熵計算式為:(X-Y)/X.如果呼吸熵小于1時,說明呼吸底物中含脂肪.據(jù)此可判斷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麥種子在萌發(fā)時有氧呼吸CO2釋放量與O2消耗量的比值為油菜種子。ù、等、小)于小麥種子.
(4)為了糾正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實驗測量誤差,必須另設丙裝置進行校正.則應對丙裝置作相應處理:錐形瓶中加入與實驗組等量的死種子,小燒杯內加入與實驗組等量的清水,其他處理與實驗組完全相同,同時記錄相同時間內的讀數(shù)變化.如果丙裝置的墨滴在實驗后向左移動量為Z,則氧氣實際消耗量應為X+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表示神經、免疫、內分泌三大系統(tǒng)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的部分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圖中的免疫細胞表示漿細胞,則免疫活性物質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B.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興奮傳導至神經末梢時,神經末梢膜外電位變化是由負變正
C.免疫活動既可以由神經系統(tǒng)直接調節(jié),也可以通過有關激素間接調節(jié)
D.若該免疫細胞進行體液免疫時,裂解靶細胞是通過細胞間的直接接觸實現(xià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