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12566  112574  112580  112584  112590  112592  112596  112602  112604  112610  112616  112620  112622  112626  112632  112634  112640  112644  112646  112650  112652  112656  112658  112660  112661  112662  112664  112665  112666  112668  112670  112674  112676  112680  112682  112686  112692  112694  112700  112704  112706  112710  112716  112722  112724  112730  112734  112736  112742  112746  112752  112760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

3. 某同學在構建DNA分子模型時,用不同的幾何圖形代表核苷酸的三個不同組成部分。該同學組建的 DNA分子模型中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幾何圖形()

   A. 5種   B. 6種   C. 7種   D. 8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 (2014 •浙江平陽中學期中) 下列關于DNA分子雙 螺旋結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都含有四種堿基

   B. 嘌呤堿基和嘧啶堿基的數(shù)量相等

   C. 由兩條反向平行的長鏈組成

   D. 磷酸基團與核糖的交替排列構成基本骨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 (2014 •浙江嘉興一中期中) 在雙鏈DNA分子結構中,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下列 堿基配對正確的是()

   A. A-T   B. A-G

   C. T-G   D. T-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2. (2014 •廣東實驗中學期末) 回答下列與噬菌體侵 染細菌實驗有關的問題:

(1) 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完成了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下圖是實驗的部分步驟:

寫出上述實驗的部分操作過程:

第一步,用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如何實 現(xiàn)對噬菌體蛋白質外殼的標記?請簡要說明步驟:         。

第二步:將用35 S標記的噬菌體與 的大腸桿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時間后,攪拌,離心。

(2) 在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將 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在理論上上清 液不含有放射性,而實驗最終結果顯示,在離心液 的上層,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層的放射性比理 論值低。

① 在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采用的方法是

② 從理論上講,上清液的放射性應該為0,由于實 驗數(shù)據(jù)和理論數(shù)據(jù)之間有較大的誤差,由此對實驗 過程進行誤差分析:

a. 在實驗過程中,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之后用離心機分離,這一段時間如果過長,會使上清 液的放射性增高,其原因是 。

b. 在實驗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中去,將會產(chǎn)生誤差,理由是 。

(3) 上述實驗中,不能用15N來標記噬菌體DNA.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1. (2014 •江西南昌一中月考) 下圖為肺炎雙球菌轉 化實驗的部分圖解,該實驗是在格里菲思肺炎雙球 菌轉化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其目的是證明“轉化 因子”的化學成分。請據(jù)圖回答:

(1) 在對R型細菌進行培養(yǎng)之前,必須首先進行的工作是 。

(2) 依據(jù)上面實驗的圖解,可以作出 的假設。

(3) 為驗證上面的假設,設計了后面的實驗:

  該實驗中加DNA酶的目的是 ,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4) 通過上面兩步實驗,仍然不能說明 等不是遺傳物質。

為此設計了下面的實驗:

  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該實驗能夠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0. (2014 •吉林普通中學摸底) 下列有關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和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敘述,正確 的是()

   A. 兩實驗都應用了同位素標記法

   B. 細菌裂解釋放的噬菌體中可檢測到用32P標記的 DNA. 但檢測不到用35 S標記的蛋白質

   C. 兩實驗的結論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D. S型菌的DNA被DNA酶水解后仍然能使RNA 型菌轉化成S型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9. (2014 •江西余江一中模擬) 為了探究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未 被標記的大腸桿菌,經(jīng)保溫培養(yǎng)、攪拌離心后檢測放 射性物質,預計上清液中應沒有放射性物質,但結果 出現(xiàn)了放射性物質。則標記的元素及誤差原因 是()

   A. P,培養(yǎng)時間過長

   B. S,培養(yǎng)時間過長

   C. P,攪拌不夠充分

   D. S,攪拌不夠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8. (2014 •江蘇南通學業(yè)水平測試) 1952年,赫爾希和 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進行了噬菌體侵 染細菌的實驗。下圖表示其中的部分實驗過程,相 關敘述錯誤的是()

   A. 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

   B. 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C. 合成子代噬菌體的原料來自大腸桿菌

   D. 圖示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7. (2014 •江西九江七校期中聯(lián)考) 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理解正確的是()

   A. 在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其蛋白質變性失活, DNA也變性失活

   B.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比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 驗更具有說服力

   C. 噬菌體能在宿主細胞內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該 細菌裂解

   D. 用32 P、35 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分別說明 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6. 赫爾希和蔡斯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 著名實驗進一步證實了 DNA是遺傳物質。這項實 驗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體()

   A. 侵染大腸桿菌后會裂解宿主細胞

   B. 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C. 只將其DNA注人大腸桿菌細胞中

   D. 可通過梯度離心把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分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