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脫氧核苷酸是構成物質甲的基本單位 | |
B. | 物質甲為該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 | |
C. | 可用蘇丹Ⅲ染液來鑒定物質乙 | |
D. | 物質丙構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
分析 染色體主要由蛋白質和DNA組成,生物膜主要的組成成分是蛋白質和磷脂,圖中乙的組成元素是C、H、O、N,且是染色體和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因此乙是蛋白質,甲的組成元素是C、H、O、N、P,且參與染色體組成,因此是DNA,丙的組成元素是C、H、O、N、P,且是生物膜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為磷脂.
解答 解:A、甲是DNA,DNA是由脫氧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多聚體,A正確;
B、該動物的遺傳物質是DNA,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是對整個生物界來講的,B錯誤;
C、乙物質是磷脂,不能用蘇丹Ⅲ染液進行鑒定,用蘇丹Ⅲ(Ⅳ)鑒定的是脂肪,C錯誤;
D、丙是磷脂,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D正確.
故選:BC.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核酸的分類、分布和功能,脂肪的檢測方法,生物膜的組成成分,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棗陽白水高中高二暑假開學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影響的表述,正確的是( )
A.人類活動對群落的影響要遠遠超過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響
B.人類活動對群落的影響往往是破壞性的
C.人類活動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演替
D.人類活動可以任意對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加以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qū)別 | B. | 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 | ||
C. | 生物體結構的多樣性與統(tǒng)一性 | D. | 細胞為什么要產生新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死亡率(%) | |
實驗組 | 轉基因植株1 | 60.00 |
轉基因植株2 | 53.33 | |
對照組 | 13.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 | |
B. | 要得到35S標記噬菌體,應將未標記的噬菌體在含35S的普通培養(yǎng)基中直接培養(yǎng) | |
C. | 采用攪拌和離心手段,是為了把蛋白質和DNA分開,再分別檢測其放射性 | |
D. | 若改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被32P、35S標記的細菌,則子一代噬菌體都含32p和35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D段含有4個染色體組,右圖細胞中有3個染色體組 | |
B. | DE和GH段發(fā)生的原因分別是著絲點分裂和細胞一分為二 | |
C. | FG段可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和自由組合 | |
D. | 若右圖表示的是次級精母細胞,則該細胞處于左圖中的HI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鹽酸 | B. | 鹽酸破壞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 ||
C. | 鹽酸破壞了原生質層的選擇透過性 | D. | 細胞壁被鹽酸破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