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3.如圖所示為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高莖和矮莖)遺傳試驗過程部分圖解.請分析回答:
(1)該試驗中,作為父本的是矮莖的豌豆,操作①叫做授粉.
(2)高莖(D)對矮莖(d)為顯性.若親本(P)都是純合子,則圖示種子種植所得豌豆植株F1為高莖.F1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最多有3種,表現型最多有2種.

分析 1、人工異花授粉過程為:去雄(在花蕾期對作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徹底)→套上紙袋(避免外來花粉的干擾)→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頭上)→套上紙袋.
2、分析題圖:圖示是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過程圖解,其中①為去雄過程,②為人工異花傳粉過程.

解答 解:(1)圖中①是去雄,②是人工傳粉.該試驗中,作為父本的是 矮  莖的豌豆,由于豌豆為自花傳粉且為閉花受粉植物,為確保雜交實驗成功,應在要在花藥未成熟之前進行,其動作要輕、要干凈、到達徹底去雄,去雄后和人工授粉后都要套上紙袋,目的是防止外來花粉干擾實驗.
(2)圖中高莖(母本)和矮莖(父本)雜交,若P皆為純合子,則親本的基因型為DD和dd,它們雜交形成的F1的基因型為Dd,均為高莖,讓F1進行自交,F2性狀中高莖D_與矮莖dd之比為3:1,F2的遺傳因子組成類型及其比值為DD:Dd:dd=1:2:1.故F2的基因型最多有3種,表現型最多有2種.
故答案為:
(1)矮    授粉      
(2)高    3    2

點評 本題考查孟德爾遺傳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孟德爾遺傳實驗的過程,識記孟德爾對實驗現象作出的解釋(假說),掌握孟德爾驗證其假說的方法和孟德爾遺傳定律的適用范圍,能準確判斷解答,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假設果蠅的灰翅和白翅為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某自然種群的果蠅全為灰翅,現用該自然種群中一對灰翅果蠅交配,后代中出現了一只白翅雄果蠅.研究發(fā)現白翅雄果蠅出現的原因是其中一個親本的一個基因發(fā)生了基因突變.請回答下列問題:
(1)白翅基因產生是由于灰翅基因發(fā)生了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導致基因結構發(fā)生了改變.
(2)若控制該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顯性性狀為白翅,發(fā)生基因突變的親本是父本或母本(填“父本”“母本”或“父本或母本”).
(3)若控制該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發(fā)生基因突變的親本是母本,判斷理由是雄果蠅X染色體上的基因只能來自母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胰島素是由胰臟內的胰島B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如圖為人體胰島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島素的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

(1)該圖中的染色體DNA上含有胰島素基因,其基本單位是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
(2)圖中①表示的過程中,催化該過程的酶是RNA聚合酶,核糖體在?上移動的方向是從左向右.
(3)圖中天冬氨酸的密碼子是GAC;
(4)一個②上結合多個核糖體的意義是在短時間內合成大量的同種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屬于遺傳病的是( �。�
A.孕婦缺碘,導致出生的嬰兒患先天性呆小癥
B.由于缺少維生素A,父親和兒子均患夜盲癥
C.一男子40歲發(fā)現自己開始禿頂,據了解他的父親在40歲左右也開始禿頂
D.某孕婦攜帶艾滋病病毒,生出的孩子也攜帶有艾滋病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正常情況下,DNA分子兩條鏈上的堿基配對有一定的規(guī)律:與G配對的一定是(  )
A.TB.CC.AD.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已知甲圖中g與乙圖中的“物質X”為同一物質,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f代表染色體,則e能被甲基綠染成綠色,將其徹底水解可得到[a]磷酸、[b]堿基和[c]脫氧核糖三種小分子物質,e的空間結構一般表現為雙螺旋結構.
(2)若f代表一種細胞器,且是合成物質X的場所,則e是RNA.在乙圖④過程中,所需的轉運工具是tRNA,其具體功能是識別并轉運氨基酸.
(3)若f代表一種病毒,現在科學家依次普遍認為它的起源晚于細胞,請根據所學生物學 知識給出支持這種觀點的理由:病毒必須寄生于細胞內才能進行各項生命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同位素標記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有幾項?( �。�
①要證明DNA通過半保留的方式進行復制,可以將15N標記的細菌放在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一代后,再檢測后代DNA放射性的強弱②卡爾文向小球藻提供14C標記的CO2,并追蹤檢測其放射性,探明了光合作用的全過程③赫爾希和蔡斯利用32P和35S標記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采用了攪拌和離心等手段將DNA和蛋白質分開,再分別檢測其放射性.
A.O項B.1項C.2項D.3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物質中,可在血漿中找到的有( �。�
A.甲狀腺激素、O2、尿素、小分子蛋白質
B.氨基酸、麥芽糖、CO2、Na+
C.蛋白酶、Ca2+、血紅蛋白、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膽固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表示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其中a、b、c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質,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a是葡萄糖,在動物細胞內,與物質A作用最相近的物質是糖原.若物質A在動物、植物細胞均可含有,并作為細胞內的最理想的儲存能量的物質不僅含能量多而且體積較小,則A是脂肪,生物體以它作為長期儲存的備用能源物質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2)若某種B分子由n個b分子(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m)組成的2條鏈組成,則該B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大約為n×m-(n-2)×18.
(3)物質c在人體細胞中共有4種,分子中含N堿基不同,決定了c的種類不同.如圖是不是c分子?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