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5.下列與生物進化相關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生物的變異都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B.不是所有新物種的形成都需要經過隔離
C.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說明生物進化了
D.共同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容.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解答 解:A、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是可遺傳的變異,即突變和基因重組,A錯誤;
B、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所有新物種形成必須經過生殖隔離,B錯誤;
C、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說明生物進化了,C正確;
D、生物多樣性是生物與生物、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的結果,D正確.
故選:CD.

點評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是學習的重點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要注意辨析,種群基因頻率改變意味著生物進化了,但不一定產生新的物種.新物種的產生必須要經過生殖隔離.生殖隔離的產生不一定要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如多倍體的形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是人體細胞內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中的一個過程示意圖,選項中相關敘述正確的( 。
A.該過程表示轉錄,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
B.該過程表示翻譯
C.該過程以脫氧核苷酸為原料
D.該過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圖甲是基因型MmNn的某動物個體的一個正在進行分裂的細胞模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所示的細胞名稱為初級精母細胞.
(2)圖甲所示細胞,其分裂過程進行到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時,細胞內有4個DNA分子,有0對同源染色體.
(3)圖甲所示細胞分裂過程中,基因M與M、n與n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M與N或M與n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4)若該相同基因型個體自由交配若干代后,其后代理論上出現(xiàn)4種表現(xiàn)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圖1表示人體細胞中重要有機物A、B、C、D、E的元素組成及相互關系,圖2表示某種環(huán)狀肽的結構式,請據圖回答:

(1)圖1中X所指的元素為N,由c形成C的過程稱為脫水縮合.
(2)圖1中A的結構具有多樣性,取決于脫氧核苷酸(堿基對)的排列順序.C的結構也有多樣性,從c分析其原因是組成C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和排列順序不同.該環(huán)肽具有8個氮子,其中1個位于R基上.(3 )該環(huán)肽在形成過程中失去了7個水分子,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1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育種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三倍體植物不能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
B.誘變育種和雜交育種均可產生新的基因
C.物理因素誘變處理可提高突變率
D.誘變獲得的突變體多數表現(xiàn)出優(yōu)良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表示某反應進行時,有酶參與和無酶參與的能量變化,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此反應為放能反應
B.曲線Ⅰ表示有酶參與
C.E1為反應前后能量的變化
D.酶參與反應時,所降低的活化能為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孟德爾發(fā)現(xiàn)遺傳學的兩大基本定律,使用的研究方法為假說-演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情形與圖中坐標曲線走勢相符的是( 。
A.酶的催化反應速率隨溫度的變化
B.人體肌細胞中ATP生成量隨氧分壓的變化
C.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的變化
D.K+的運輸速率隨載體數量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關于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組成的
B.每種蛋白質均含20種氨基酸
C.細胞中氨基酸種類和數量相同的蛋白質是同一種蛋白質
D.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基因選擇性表達,細胞會產生新的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