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圖1是測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放一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緩沖液,試管內氣體體積的變化可根據毛細玻璃刻度管內紅色液滴移動距離經計算獲得。在不同強度的光照條件下,測得的氣體體積變化如圖2所示。
(1)由圖1可知,實驗過程中試管內含量發(fā)生變化的氣體是____________。當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司,1小時光合作用產生該氣體的量為___________毫升。
(2)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本實驗還應設置對照實驗。在光照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對照組刻度管中的紅色液滴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5毫升,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理想條件下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影響,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如下表所示,回答相關問題:
溫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mg/h | 1.0 | 1.75 | 2.5 | 3.25 | 3.75 | 3.5 | 3.5 |
黑暗中釋放的二氧化碳量mg/h | 0.5 | 0.75 | 1.0 | 1.5 | 2.25 | 3.0 | 3.5 |
①光照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量隨溫度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實驗過程中晝夜一直不停光照,則溫度為________時植物生長速度最快。
③若每天提供12小時光照,其余時間黑暗處理,則24小時內植物有機物積累量最大時的溫
度是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為探究KHCO3對水稻四葉齡幼苗光合作用的影響,稱取3g四葉齡水稻葉片,均分為兩份,分別做如下實驗。(實驗中使用的氧電極可測量溶液中O2變化的速率)
實驗一:采用差速離心法將一份葉片制備葉綠體,均分為4組,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KHCO3溶液中,在適宜光照、20℃恒溫條件下,分別用氧電極測定其O2釋放速率。
實驗二:將另一份葉片切成約1.0mm×1.0mm小塊,均分為4組,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KHCO3溶液中,在適宜光照、20℃恒溫條件下,分別用氧電極測定其O2釋放速率。
實驗結果如右圖。請據圖回答:
(1)在實驗的濃度范圍內,隨著KHCO3溶液濃度的升高,葉綠體、葉切片的O2釋放速率均_______________,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_________增加導致的。
(2)在相同KHCO3溶液濃度下,葉切片的O2釋放速率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葉綠體的O2釋放速率。原因可能是葉切片光合作用產生的O2一部分被_______________。
(3)為探究第(2)題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確,設計以下實驗方案,請補充。稱取___________g四葉齡水稻葉片,切成約1.0mm×1.0mm小塊,均分為4組,分別置于0、0.01、0.05、0.1 mol·L-1的KHCO3溶液中,在_______________條件下,分別用氧電極測定其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