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在細胞內組成DNA的五碳糖是


  1. A.
    核糖
  2. B.
    葡萄糖
  3. C.
    脫氧核糖
  4. D.
    麥芽糖
C
試題分析:DNA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糖核苷酸,有磷酸、脫氧核糖和含氮堿基構成,其中脫氧核糖是五碳糖,故選C;核糖是構成RNA的基本組成成分;
考點:DNA的基本組成單位
點評:識記DNA的基本組成單位及其成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貴州遵義四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在細胞內組成DNA的五碳糖是

A.核糖B.葡萄糖C.脫氧核糖D.麥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濟寧汶上一中高一12月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細胞是多種化學元素和化合物構成的生命系統(tǒng)。通過分析這個系統(tǒng)的物質組成有助于認識這個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中的水以結合水和自由水兩種形式存在,細胞代謝越旺盛,其中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會_______________。
(2)參與細胞內復雜化合物的組成,維持細胞形態(tài)、酸堿平衡及其他一些生命活動都具重要作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
(3)右圖表示了細胞內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及相互關系:
Ⅰ.圖中X、Y代表的化學元素分別是_________;組成分子a的含氮堿基種類共 ___________種。
Ⅱ.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組成的不同,通過同位素標記法可以研究化合物在生物體中的作用。如在“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中,要區(qū)分蛋白質和DNA在生物遺傳中的作用,一般要對DNA的_______元素進行標記,而對蛋白質則是標記其組成中的_____元素。
Ⅲ.現(xiàn)從某種真核細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體放入培養(yǎng)液里,再加入下列幾種有機物:

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標記,模擬化合物B的合成。假設培養(yǎng)液里含有核糖體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質和條件。
其中實驗中所用的培養(yǎng)液相當于細胞內的__________________。上述五種化合物中能作為原料合成化合物B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若實驗中檢測到某一多肽含20個15N,則該肽最少有________個肽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天津市高考考前生物預測卷 題型:綜合題

根據(jù)信息分析以下材料:
端粒是細胞內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它能夠保護染色體,而端粒酶在端粒受損時能夠恢復其長度。端粒是一種特殊結構,其DNA末端含有由簡單的串聯(lián)重復序列(如圖中的—TTAGGG--)組成的單鏈突出段,它們在細胞分裂時不能被完全復制,因而隨分裂次數(shù)的增加而縮短,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其RNA含有與端粒DNA重復序列互補的一個片段(如圖中的—AAUCCC--),是合成端粒DNA的模板,其蛋白質催化端粒DNA合成,催化的一種機制如圖所示。研究表明:如果細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體將隨每次分裂而變得越來越短,而且由于細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丟失最終死亡。培養(yǎng)中少數(shù)變得長生不老的癌細胞表現(xiàn)出有活性的端粒酶和穩(wěn)定長度的端粒。

(1)圖中“聚合”過程需要         種脫氧核苷酸。端粒酶中,蛋白質成分的功能類似于            (酶)。
(2)正常體細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你認為新復制出的DNA與親代DNA完全相同嗎?                                           。
(3)從材料分析可知,正常體細胞不斷走向衰老的生理原因是                   。
(4)端粒酶的活性為惡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帶來了希望。細胞癌變后,膜表面會出現(xiàn)一些不同于正常細胞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會成為           ,引起機體的免疫應答,在應答中直接使癌細胞裂解的免疫細胞是                       。
(5)胚胎細胞和生殖細胞端粒的長度并不隨著細胞分裂次數(shù)的增加而縮短,具有無限分裂的能力,其原因就在于端粒酶的存在。端粒的長度是細胞壽命的分子鐘,正常細胞與癌細胞相比,端粒的長度      ,端粒酶的活性     。
(6)端粒酶的活性是保持絕大多數(shù)惡性腫瘤細胞繼續(xù)生長必需的酶,故細胞癌變可能與端粒酶的活性有關。為探究端粒酶與細胞癌變的關系,設計大體實驗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0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 題型:綜合題

(8分)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下村脩、馬丁•沙爾菲、錢永健三位在研究綠色熒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們代表了綠色熒光蛋白研究上的三個里程碑。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答:

材料一  下村脩1962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的時候從一種水母身上分離出綠色熒光蛋白(GFP)。當時知道在藍光或紫外光的激發(fā)下,它會發(fā)出綠色熒光。

材料二  科學家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隨后馬丁•沙爾菲成功地讓GFP基因在大腸桿菌和線蟲中表達成功。之后,會發(fā)光的鼠、豬、貓、兔、蝌蚪、魚也相繼問世。下圖是轉基因綠色熒光鼠的培育過程:

材料三  錢永健通過改造GFP基因,相繼制造出了藍色(BFP)和黃色(YFP)的熒光蛋白。

(1)為了提高實驗成功率,需要通過PCR技術獲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貝。與體內DNA復制相比,PCR反應體系需加入        種引物和                     。

(2)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片段與目的基因連接起來組成一個融合基因,再將該融合基因轉入真核生物細胞內,表達出的蛋白質就會帶有綠色熒光。綠色熒光蛋白在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A.追蹤目的基因在細胞內的復制過程

B.追蹤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體上的位置

C.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在細胞內的分布

D.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3)材料二中,過程①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必需含有啟動子、終止子、復制原點、___________、             。過程④選擇代孕母鼠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將外源基因導入小鼠受精卵,則外源基因可能隨機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這種受精卵有的可發(fā)育成轉基因小鼠,有的卻死亡。請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導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                                                    

(5)材料三中,錢永健制造出藍色熒光蛋白,黃色熒光蛋白,這種現(xiàn)代生物工程技術稱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