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

我國一科研團隊將小麥液泡膜Na+/K+逆向轉運蛋白基因(TaNHX2基因)轉移到水稻細胞內,獲得了轉基因耐鹽水稻新品種;卮鹣铝杏嘘P問題:

(1)為保證目的基因在水稻細胞中能夠表達,運載體上應含有特定的______________。

A.復制原點 B.啟動子 C.標記基因

(2)水稻的轉化過程為:將水稻幼胚接種到誘導培養(yǎng)基上,經過___________傷組織,然后用___________法,將目的基因和相關功能片段整合到愈傷組織細胞的染色體DNA上,最后誘導愈傷組織形成水稻植株。

(3)為驗證外源基因整合到水稻基因組后是否轉錄,可從轉基因植株的細胞中提取所有mRNA并反轉錄成

___________,再以反轉錄產物為模板,利用TaNHX2基因特異引物,通過__________方法進行基因擴增。若以根細胞為材料擴增結果為陽性(有產物生成),以葉細胞為材料擴增結果為陰性(無產物生成),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生長至4葉期的轉基因幼苗轉入高濃度的NaCl溶液中培養(yǎng),進行耐鹽實驗,用非轉基因幼苗作為對照。培養(yǎng)30天后觀察現(xiàn)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轉基因植株獲得了耐鹽特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云南省昆明市高三5月復習適應性檢測理綜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黑藻和顫藻的光合作用都在葉綠體中進行

B. 誘導乳酸菌發(fā)生染色體變異后獲得突變菌株

C. 胃蛋白酶由細胞質中游離的核糖體合成

D. 有絲分裂間期有中心體復制的細胞不一定是動物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寧夏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踐活動包含基因工程技術的是

A.水稻F1花藥經培養(yǎng)和染色體加倍,獲得基因型純合新品種

B.抗蟲小麥與矮稈小麥雜交,通過基因重組獲得抗蟲矮稈小麥

C.將含抗病基因的重組DNA導入玉米細胞,經組織培養(yǎng)獲得抗病植株

D.用射線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結構發(fā)生改變,獲得種子性狀發(fā)生變異的大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寧夏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寒冷作用于機體時,與體溫調節(jié)無關的激素是( )

A.促甲狀腺激素 B.腎上腺素 C.胰島素 D.甲狀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寧夏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體液免疫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 B.抗體是由漿細胞合成并分泌的

C.抗體一般可以直接消滅入侵的抗原 D.吞噬細胞可以攝取和處理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萌發(fā)的大麥種子中存在著兩種淀粉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耐熱不耐酸;β-淀粉酶耐酸不耐熱,70℃處理15min即變性失活。為測定萌發(fā)種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的差異,將發(fā)芽3天的大麥種子加蒸餾水研磨勻漿、離心取上清液得到淀粉酶提取液, 進行如下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⑦中加入的試劑X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實驗操作步驟中,步驟②中對1號試管進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通過上述實驗,能大致比較萌發(fā)3天時種子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是:測定各試管沉淀物的量,______________代表α-淀粉酶的活性,______________代表β-淀粉酶的活性,______________表示該酶的活性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贛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醫(yī)用價值?蒲腥藛T通過生物工程技術獲得轉HSA基因母牛,以便通過乳腺生物反應器生產HSA,其主要技術流程如下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如上圖所示,將牛胎兒成纖維細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細胞中,該技術稱為________技術;供核的牛胎兒成纖維細胞通常選用傳代10代以內的細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胚胎移植時,為使代孕母牛能處于適合的生理狀態(tài),需要用激素對其進行____________處理。

(3)SRY-PCR法性別鑒定的基本程序是:提取牛胎兒成纖維細胞的DNA,經PCR反應體系進行擴增,然后對擴增產物進行檢測是否含SRY基因(Y染色體上特有的性別決定基因)片段。

①PCR反應體系中包括引物,引物應選用下圖中的______________(填圖中標號)。

②若擴增產物含大量SRY基因片段,則該種牛胎兒成纖維細胞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作技術流程中轉化過程的受體細胞。

(4)與動物細胞相比,植物組織細胞具有更高的____________;因此,可以利用_______技術,在________和人工控制條件下,將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細胞培養(yǎng)成完整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天津市河北區(qū)高三總復習質量檢測(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免疫細胞之間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細胞①將抗原呈遞給細胞②,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 細胞①有特異識別功能,吞噬病菌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流動性

C. 免疫活性物質都來自免疫細胞,如圖中的物質Ⅰ和物質Ⅱ

D. 細胞②和細胞③都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植物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紅色)與a(白色)控制,受另一對基因B/b的影響,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xiàn)用該種植物3個基因型不同的純合白色品種甲、乙、丙分別與純合紅色品種丁雜交,實驗如下:

(1)分析實驗可知,B基因存在會__________ (填“促進”或“抑制”)A基因的表達。品種丁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

(2)實驗二中,F(xiàn)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實驗二的F2中選取一株開紅花的植株,為了鑒定其基因型,將其與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雜交,得到子代種子;種植子代種子,待其長成植株開花后,觀察其花的顏色。

①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則該開紅色花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則該開紅色花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