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大腸桿菌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一種微生物,下列有關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含有高濃度NaCl的“伊紅一美藍”培養(yǎng)基可將其篩選出來
B、它屬于原核生物,其細胞內含有質粒并具有復雜的生物膜系統(tǒng)
C、特定培養(yǎng)條件中,它可先產生誘導酶再產生組成酶以適應環(huán)境
D、它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體細胞,重組質粒在其體內可以擴增
考點: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
專題:
分析: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沒有復雜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因此大腸桿菌沒有核膜和細胞器膜.大腸桿菌為單細胞生物,繁殖快,且遺傳物質簡單,常用作基因工程的受體細胞.
解答: 解:A、大腸桿菌在含有高濃度NaCl的培養(yǎng)基中會失水過多而死亡,故A錯誤;
B、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沒有核膜和細胞器膜,因此沒有復雜的生物膜系統(tǒng),故B錯誤;
C、誘導酶是在環(huán)境中有誘導物(通常是酶的底物)存在的情況下,由誘導物誘導而生成的酶.組成酶是微生物細胞中經常存在的一類酶.故C錯誤;
D、大腸桿菌為單細胞生物,繁殖快,且遺傳物質簡單,常用作基因工程的受體細胞,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原核細胞結構、微生物的檢測和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有一種蜘蛛能產生多種毒素,作用于動物細胞膜的離子通道,用以麻痹和殺死獵物.其中一種毒素是一個由33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控制該毒素的基因至少包含204個堿基
B、控制該毒素的基因在復制時,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C、該毒素主要是在蜘蛛細胞游離的核糖體上合成
D、ATP可以為該毒素的合成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動物和人體內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稱為干細胞.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①②③中所含細胞器的種類和數量都相同
B、細胞①②③的細胞核中基因的種類和數量有差異
C、a、b、c過程中細胞內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情況相同
D、細胞①在體外培養(yǎng)成細胞系,遺傳物質將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tRNA的反密碼子中,通常含有一個被稱為次黃嘌呤的堿基,它可以與mRNA中相應密碼子對應位置上的堿基A或C或U配對.據此分析,這種tRNA將可以( 。
A、轉運幾種氨基酸
B、導致翻譯過程出現差錯
C、導致基因突變
D、消除部分基因突變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植物細胞工程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利用細胞培養(yǎng)技術獲得紫草素,可實現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
B、利用細胞培養(yǎng)技術產生的愈傷組織可直接制作“人工種子”
C、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獲得脫毒植株
D、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的“白菜一甘藍”,可獲得雙親的遺傳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下列過程不具有特異性的是( 。
A、細胞膜上的載體與被運輸物質結合
B、信使RNA與核糖體結合
C、酶與底物結合
D、精子與卵細胞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植株M和植株N是兩個不同物種的純系二倍體植物,現用以下兩種方案培育新品種:
若上述方案能培育成功,理論上新品種(  )
A、植株1和植株2的染色體數目存在差異
B、植株1和植株2中的遺傳物質存在差異
C、植株1和植株2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D、植株1和植株2的培育都須經歷組織培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物-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基因工程和植物細胞工程技術在科研和生產實踐中有廣泛應用,請據圖回答:
(1)①②過程采用最多的是農桿菌轉化法,原因是農桿菌中Ti質粒上的
 
可轉移到受體細胞并整合到受體細胞的染色體DNA上,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導人受體細胞可用DNA分子雜交技術,要用
 
作探針.
(2)圖中③④過程須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基中除加入營養(yǎng)物質外,還需添加
 
等物質,作用是
 

(3)若要獲取轉基因植物人工種子,需培養(yǎng)到
 
階段,再進行人工種皮的包裹;如用植物細胞實現目的基因所表達的蛋白質類藥物的工廠化生產,培養(yǎng)到
 
階段即可.
(4)若采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新的植物體,細胞問雜交一般采用
 
作為誘導劑誘導細胞融合,與傳統(tǒng)的有性雜交相比,其優(yōu)勢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兩位在細胞核重編程領域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科學家把c-Myc等4個關鍵基因通過逆轉錄病毒載體轉入小鼠的成纖維細胞,使其變成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這意味著未成熟的細胞能夠發(fā)展成所有類型的細胞.
(1)基因工程中經常使用的工具酶是
 
,常用的載體除了動植物病毒外還有
 
 

(2)若想增強載體病毒顆粒的感染性,可利用
 
技術改造病毒外殼蛋白,直接對
 
進行操作.
(3)應用
 
技術得到重組細胞,激活重組細胞發(fā)育成早期胚胎,使用從
 
中獲得的胚胎干細胞,在培養(yǎng)中根據需要加入相應的小分子物質以促進其
 
得到各種組織器官,用于治療某些疾病,這種技術稱為
 

(4)iPS細胞的獲得不使用胚胎細胞或卵細胞,也不誘導發(fā)育成個體,因此不會像生殖性克隆一樣引發(fā)
 
問題.
(5)iPS細胞在體外已成功地被誘導分化為神經元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心血管細胞和原始生殖細胞等,究其本質原因是基因
 
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