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荔枝葉片發(fā)育過程中,凈光合速率及相關指標的變化見下表。
葉片 | 發(fā)育情況 | 葉面積(最大面積的%) | 總葉綠素含量 | 氣孔相對開放度 | 凈光合速率 |
A | 新葉展開前 | 19 | — | — | -2.8 |
B | 新葉展開中 | 87 | 1.1 | 55 | 1.6 |
C | 新葉展開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D | 新葉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注:“____”表示未測數(shù)據(jù).
(1)B的凈光合速率較低,推測原因可能是:①葉綠素含量低,導致光能吸收不足;②___________,導致____________。
(2)將A、D分別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A的葉肉細胞中,將開始積累_________;D的葉肉細胞中,ATP含量將__________。
(3)葉片發(fā)育過程中,葉片面積逐漸增大,是______的結果;D的葉肉細胞與表皮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差異顯著,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生物一雌性個體產生的配子種類及其比例為Ab:aB:AB:ab=1:2:3:4,另一雄性個體產生的配子種類及其比例為Ab:aB:AB:ab=1:1:4:4,若上述兩個個體雜交,則其后代中雜合子出現(xiàn)的概率為( )
A.31% B.46% C.53% D.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DNA分子含m對堿基,其中腺嘌呤有A個。下列有關此DNA在連續(xù)復制時所需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shù)目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第一次復制時,需要(m/2–A)個
B.在第二次復制時,需要2(m–A)個
C.在第n次復制時,需要(2n –1)(m–A)
D.在n次復制過程中,總共需要(2n–1)(m/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過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沒食子酸呈橙紅色。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過氧化物酶,設計實驗如下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管號 | 1%焦性沒食子酸/mL | 2% H2O2/mL | 緩沖液/mL | 過氧化物酶溶液/mL | 白菜梗提取液/mL | 煮沸冷卻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 |
1 | 2 | 2 | 2 | - | - | - |
2 | 2 | 2 | - | 2 | - | - |
3 | 2 | 2 | - | - | 2 | - |
4 | 2 | 2 | - | - | - | 2 |
A.1號管為對照組,其余不都是實驗組
B.2號管為對照組,其余都為實驗組
C.若3號管顯橙紅色,無需對照就能證明白菜梗中存在過氧化物酶
D.若4號管不顯橙紅色,可表明白菜梗中無氧化物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已能運用生物工程技術,讓羊合成并分泌人的抗體。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技術將導致定向變異
B.受精卵是理想的受體細胞
C.該技術使用到的酶有限制酶、DNA連接酶和載體
D.可采用人工合成法獲得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的寬葉(A)對窄葉(a)為顯性,寬葉雜交種(Aa)玉米表現(xiàn)為高產,比純合顯性和隱性品種的產量分別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對無茸毛(d)為顯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顯著的抗病能力,該顯性基因純合時植株在幼苗期就不能存活。兩對基因獨立遺傳。高產有茸毛玉米自交產生子代,則子代的成熟植株中
A. 有茸毛與無茸毛比為3:1 B. 有9種基因型
C. 高產抗病類型占1/4 D. 寬葉有茸毛類型占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某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內一個食物網中的6個種群有機物同化量的數(shù)值,其中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請回答以下問題。
種群 | A | B | C | D | E | F |
有機同化量(Kg) | 5000 | 390 | 110 | 29 | 21 | 5 |
(1)除表中所列生物之外,還應加上分解者、 才能構成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
(2)該食物網最多有 條食物鏈,其中E和D之間的種間關系是 。
(3)如果向該池塘引入以F為專一食物的水生動物,A、B、C、D、E五個種群中密度首先下降的是 。C和D之間的信息傳遞類型可能有物理信息、化學信息、 。一般情況下,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能夠維持相對穩(wěn)定,表明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內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這種能力的大小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的復雜程度關系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生物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對某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種群密度調查后,得到如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五年 | 第八年 | |
甲種群 | 4490 | 4120 | 67 | 10 |
乙種群 | 0 | 120 | 3210 | 4500 |
請根據(jù)以上調查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甲種群與乙種群之間存在著 關系,可能是導致甲種群密度變化的重要因素。而影響甲種群密度變化的其他種間關系可能還有 (至少填兩項)。
(2)甲種群和乙種群作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產者,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 。
(3)從甲、乙兩個種群的演替過程,可以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 能力。
(4)甲種群逐漸減少甚至可能滅絕的情況,會使以甲種群植物為食的其他生物也隨之減少甚至可能滅絕,這體現(xiàn)了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信息傳遞具有 功能。
(5)甲種群植物可能滅絕的內在因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用15N標記的DNA分子有12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700個。該DNA分子在無放射性標記的溶液中復制2次,則( )
A. 復制完成后,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共有1400個
B. 復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與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之比為3∶1
C. 復制過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脫氧核苷酸1500個
D. 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兩條鏈都有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