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大部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 | B. | 小部分形成記憶細胞 | ||
C. | 是一種淋巴細胞 | D. | 受到刺激后會釋放淋巴因子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培育無籽番茄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 |
B. | 培育三倍體無籽西瓜利用的原理是染色體結構變異 | |
C. | 在單倍體育種過程中,可通過花藥離體培養(yǎng)獲得單倍體植株,單倍體植株的染色體組只有一個 | |
D. | 誘變育種可提高突變率,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會導致誘變育種具有盲目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O2產生停止 | B. | CO2的利用率降低 | ||
C. | ATP的生成停止 | D. | 短時間內C3減少,C5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段時間后,甲圖接受塊含生長素,而乙圖中的接受塊不含生長素 | |
B. | 一段時間后,胚芽鞘B和D均發(fā)生了向左彎曲生長的現(xiàn)象 | |
C. | 可以得出,生長素能促進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生長 | |
D. | 該實驗說明生長素能由胚芽鞘的上端運輸?shù)较露硕荒苡上露讼蛏隙诉\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制備插條時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內源生長素的干擾 | |
B. | 從圖2中可知,對插條進行的實驗處理只有一種即:不同插條上去除不同數(shù)目的A葉 | |
C. | 實驗Ⅱ、Ⅲ、Ⅳ的結果表明:A葉數(shù)量越少,B葉生長越慢 | |
D. |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特定部位產生,再被運輸?shù)阶饔貌课唬苯訁⑴c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微量有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11:30~13:00之間,花生凈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應過程減緩 | |
B. | 在11:00~12:30之間,花生的單位葉面積有機物積累量比玉米多 | |
C. | 在17:00時,玉米和花生的單位葉面積釋放O2速率相同 | |
D. | 在18:30時,玉米既能進行光反應也能進行暗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乙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 |
B. | A基因連續(xù)復制2次需消耗鳥嘌呤脫氧核苷酸2800個 | |
C. | Ⅱ-6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 | |
D. | Ⅲ-7為甲病患者的概率是$\frac{1}{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為有絲分裂,則cd段的細胞都含有46對同源染色體 | |
B. | 若為減數(shù)分裂,則cd段的細胞都含有23對同源染色體 | |
C. | 若為有絲分裂,則細胞板的出現(xiàn)和紡錘體的消失都在ef段 | |
D. | 若為減數(shù)分裂,則等位基因的分離發(fā)生在cd段的某一時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點后的堿基序列改變 | |
B. | 替換DNA分子中的某一堿基引起基因突變 | |
C. | 造成染色體斷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體結構變異 | |
D. | 誘發(fā)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基因突變并遺傳給下一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