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shù)量動態(tài)變化”的實驗,正確的敘述是
A.改變培養(yǎng)液的pH不影響K值(環(huán)境容納量)大小
B.用樣方法調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數(shù)量的變化
C.取適量培養(yǎng)液滴于普通載玻片后對酵母菌準確計數(shù)
D.營養(yǎng)條件并非影響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唯一因素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F1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 | |
B. | F2白色個體中純合子占$\frac{1}{7}$ | |
C. | F2中黑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Aabb | |
D. | F2的性狀分離比為黑色:黃褐色:白色=3:6: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的實驗中,觀察時應選擇染色均勻、色澤淺的區(qū)域 | |
B. | 脂肪檢測和觀察中,可制作花生子葉臨時切片,也可向花生組織樣液中滴加蘇丹Ⅲ染液 | |
C. | 健那綠可以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而細胞質接近無色 | |
D. | 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關系的模擬實驗中,NaOH在每一瓊脂塊內擴散的速率不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大分子有機物要通過載體蛋白的轉運才能進入細胞中,并且要消耗能量 | |
B. | 葡萄糖以協(xié)助擴散方式轉運進入紅細胞 | |
C. | 當細胞內外存在濃度差時,細胞就會發(fā)生質壁分離或復原 | |
D. |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變甜,是細胞主動吸收糖分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4}{9}$ | B. | $\frac{5}{9}$ | C. | $\frac{14}{27}$ | D. | $\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二下統(tǒng)一測試(三)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硫循環(huán)是物質循環(huán)的重要內容,圖1是生物圈硫循環(huán)簡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近年來,我國頻繁發(fā)生霧霾天氣,霧霾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與汽車尾氣成分相近。從物質循環(huán)的層面看,霧霾的主要原因是硫循環(huán)失衡,據(jù)圖1推測,失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緩解硫循環(huán)失衡成為中國目前比較緊迫的問題,請你在群落的層面上給出一種合理措施:大量種植可吸收___________的植物。
(2)圖2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若蛇的食物9/10來自鼠,1/10來自蛙。則理論上,蛇每增加1kg重量,至少消耗植物_________kg。向圖2中引入食蟲鳥,而蛇可以捕食該種鳥,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將會___________。蛙的視覺對飛行中的昆蟲更敏感,蛙捕食飛蟲利用的主要信息屬于___________信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域外物種微甘菊進入該地區(qū)并快速增長,則該地區(qū)生物多樣性將會___________。
(3)某同學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圖2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種鼠的種群密度,得到的結果為:N只/km2。鼠記憶力較強,同種方法被二次捕獲的概率減小,由此推斷,該同學的調查結果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____(填偏大、相等、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