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shù)量動態(tài)變化”的實驗,正確的敘述是

A.改變培養(yǎng)液的pH不影響K值(環(huán)境容納量)大小

B.用樣方法調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數(shù)量的變化

C.取適量培養(yǎng)液滴于普通載玻片后對酵母菌準確計數(shù)

D.營養(yǎng)條件并非影響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唯一因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圖表示動物、植物細胞二合一顯微結構模式圖.
(1)圖中結構1是細胞膜,它的功能特點是選擇透過性.
(2)結構9線粒體,它是有氧呼吸的場所,為提供細胞能量的“動力工廠”.
(3)結構5為高爾基體,在植物細胞中,它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結構4為葉綠體,它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4)如果B圖為大蒜根細胞,則應該沒有[]葉綠體.
(5)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結構是[]中心體.
(6)結構11為核糖體,它的功能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7)細胞內膜面積最大的結構是[8]內質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兔子的毛色是由常染色體上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A和A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且等效,B基因可以淡化黑色的深度,其中BB將黑色素全部淡化使其為白色,Bb只是部分淡化使其為黃褐色.現(xiàn)將純種的黑色兔子和基因型為aaBB的兔子進行交配,F(xiàn)1全部為黃褐色,讓F1隨機交配得到F2.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F1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
B.F2白色個體中純合子占$\frac{1}{7}$
C.F2中黑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Aabb
D.F2的性狀分離比為黑色:黃褐色:白色=3: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為光學顯微鏡下洋蔥根尖有絲分裂示意圖,其中A、B、C、D、E為細胞代號.
請據(jù)圖回答:
(1)制作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時,取材的根尖長度在2mm左右,以獲取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2)在觀察細胞有絲分裂時,視野中有大量的間期細胞,而分裂期的細胞較少.其原因是在細胞周期中間期所占時間長(分裂期所占時間短).
(3)根據(jù)細胞周期寫出圖中所示細胞在有絲分裂中的順序是DABCE
(4)制作的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時使用的染色液是龍膽紫(醋酸洋紅).觀察某同學制作的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時,發(fā)現(xiàn)染色體染色很淺或未染上,已知他制作裝片時省略某一操作步驟,最可能的是他省略了漂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有關教材實驗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的實驗中,觀察時應選擇染色均勻、色澤淺的區(qū)域
B.脂肪檢測和觀察中,可制作花生子葉臨時切片,也可向花生組織樣液中滴加蘇丹Ⅲ染液
C.健那綠可以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而細胞質接近無色
D.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關系的模擬實驗中,NaOH在每一瓊脂塊內擴散的速率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物質出入細胞方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大分子有機物要通過載體蛋白的轉運才能進入細胞中,并且要消耗能量
B.葡萄糖以協(xié)助擴散方式轉運進入紅細胞
C.當細胞內外存在濃度差時,細胞就會發(fā)生質壁分離或復原
D.果脯在腌制中慢慢變甜,是細胞主動吸收糖分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妻,其各自的父母都正常,但他們都有一個患白化病的妹妹.他們生了一個正常的小孩,這個孩子是白化病基因攜帶者的概率為( 。
A.$\frac{4}{9}$B.$\frac{5}{9}$C.$\frac{14}{27}$D.$\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為幾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示意圖,請回答:
(1)普通小麥的染色體組可表示為AABBDD(如甲圖所示),則一個染色體組的染色體數(shù)為7條.
(2)丙為人工培育的八倍體小黑麥染色體圖,其培育方法是用普通小麥和黑麥(2n=14)雜交,然后用秋水仙素處理得到的;與二倍體植物相比,多倍體的顯著特點是莖稈粗壯;葉片、果實、種子都比較大;糖類、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含量增加.
(3)將甲、乙進行花藥離體培養(yǎng)成的植株,可育的是乙(填“甲”或“乙”)花藥離體培養(yǎng)成的植株.
(4)馬鈴薯品種是雜合子(有一對基因雜合即可稱之為雜合子),生產(chǎn)上常用塊莖繁殖,現(xiàn)要通過雜交方式選育黃肉(Yy)、抗。═t)的馬鈴薯新品種,則雜交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Yytt、yyT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二下統(tǒng)一測試(三)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硫循環(huán)是物質循環(huán)的重要內容,圖1是生物圈硫循環(huán)簡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近年來,我國頻繁發(fā)生霧霾天氣,霧霾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與汽車尾氣成分相近。從物質循環(huán)的層面看,霧霾的主要原因是硫循環(huán)失衡,據(jù)圖1推測,失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緩解硫循環(huán)失衡成為中國目前比較緊迫的問題,請你在群落的層面上給出一種合理措施:大量種植可吸收___________的植物。

(2)圖2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若蛇的食物9/10來自鼠,1/10來自蛙。則理論上,蛇每增加1kg重量,至少消耗植物_________kg。向圖2中引入食蟲鳥,而蛇可以捕食該種鳥,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將會___________。蛙的視覺對飛行中的昆蟲更敏感,蛙捕食飛蟲利用的主要信息屬于___________信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域外物種微甘菊進入該地區(qū)并快速增長,則該地區(qū)生物多樣性將會___________。

(3)某同學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圖2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種鼠的種群密度,得到的結果為:N只/km2。鼠記憶力較強,同種方法被二次捕獲的概率減小,由此推斷,該同學的調查結果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____(填偏大、相等、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